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气候科学家认为厘清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需更多科研合作
作者:周舟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18 21:47:1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周舟)气候科学家认为厘清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需更多科研合作,这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议程设置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为期三天的2011年国际气候变化研讨会18日在北京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气候科学家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系统性”的科学佐证。

  这一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论坛,旨在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气候模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减缓进行评估。

  研讨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付淙斌对新华社记者说,目前关于全球变暖的科学结论,其确定性不可能达到100%;实际上,在更广的时间尺度上,冰期与间冰期的温度变化幅度较现在要大得多。

  澳大利亚气候变化与能源效率部的气候专家苏波?班尼杰博士说,即使我们对全球变暖达成高度共识,其对特定地区的影响及因之采取的应对方法仍需更为细致的基础性研究。

  美国夏威夷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阿克塞尔?蒂默曼说,人类碳排放作为一种外来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持续时间依赖于“气候-碳循环”这个大系统的反应程度,评估系统内诸因素的作用需对上古时期的气候情况进行分析。

  蒂默曼说,并不能将某个地区极端天气的频发直接归因于人类碳排放,自然界的许多变量都会参与这一过程;超级计算机的不断发展有助于建构更为精确的气候模型。

  清华大学今年4月启动了计算力破百万亿次的计算机,目的即是为“地球系统模拟器科学工程”提供海量计算能力。

  付淙斌说,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政治议程之一;尽管世界各国对参与这一议程表现积极,但找出解决方案的基本前提在于对气候变化达成科学共识。

  付淙斌认为这一工作对即将于11月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议程设置具有重要意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