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倡导生态文明 打造绿色广州 |
作者:蔡赏映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28 9:21:1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绿色是大自然中最美丽温馨的色彩,绿色使城市更加和谐。国内外有很多城市都是比较注重绿化建设的。城在绿中,绿在城中,人在花园中,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人居环境。广州要建设成为国内外一流的生态之城,还有很多方面要努力。以下谈几点提高广州生态绿化的看法和思路,抛砖引玉。 倡导家家户户种花评选“绿色之家” 有关部门可以在全市机关单位、企业开展“为广州添绿”园林绿化达标竞赛,花园式单位、最佳花园式单位评比,园林绿化进庭院、阳台绿化美化等形式多样的达标竞赛活动,加大单位庭院、居住区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力度,采取规划保绿、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增加绿地面积和绿量,改善庭院、居住区绿化的景观效果,进一步提高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水平。同时规范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审批和验收手续,严格执行政府文件精神,凡建设项目规划绿地率达不到35%不予报建,倡导家家户户种花,评选“绿色之星”、“绿色之家”,在各大公交站亭发布“绿色广州”、“生态广州”等灯箱广告,这些措施将有力地促进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的发展,绿化美化工作向深层次和园林化方向发展,提高市民的关注度,可以使广州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多种芳香植物让广州“四季闻香” 广州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人文、环境、建筑三个方面体现生态主题。可以借鉴国外城市启动道路“香化”工程、优化城市环境的做法,在中心城区的街头游园、小森林和绿化带种植一百万株芳香植物,让广州市民四季闻香。芳香植物不仅观赏性强,而且具有杀菌作用,有利于空气净化和增进人体健康。 另外,现在的广州新中心城区和旧城区,各个新区的组团,各街道的出入口,要考虑建设绿化休闲带,最好是有500-2000米的绿化休闲隔离带,这样能减少城市的热量,降低温室效应,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绿化生态功能。道路要尽量考虑到日后发展的使用,可以考虑在绿化带上多延伸一些面积,使日后道路可以有扩宽的空间。只有前瞻性的规划,才能减少城市发展的遗憾! 打造绿色园林大道提升城市品位 广州是华南中心城市,目前的主干道,像天河路、中山路、广州大道总体设计的思路不够前瞻,生态品位不足。广州在城市道路规划建设时完全可以控制宽敞一些,要有超前30-50年的战略规划意识。在“重视道路绿化建设”理念下,道路绿化从普通绿化标准可向生态标准、景观标准转变。环城高速路、机场高速路、快速环道等一批新建、改建道路,其配套绿化由单一的行道树种植向同时具有人行道绿化、中央分车带绿化、左右侧分带绿化以及人行道后排绿化等“多板块”道路绿化形式转变,在立面上从较为简单的植物配植,到乔、灌、藤、草、地被的“多层次”合理搭配,可以考虑选择高大、常绿、阔叶、荫浓的乡土树种等观果、观花骨干树种进行广泛种植,形成一道道凸显南方特色的园林景观,丰富道路绿化层次,充实绿量,增强道路绿化整体景观效果。 建设滨江绿化长廊 把公共空间留给市民 珠江是广州的母亲河,珠江穿城而过,成为广州最旖旎的风景线。在城市的滨水地带建设一些绿化广场和绿化观光带,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化。国内最著名的江边绿化长廊在武汉。近几年武汉从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的战略高度出发,规划建设武汉三镇的江滩绿化长廊是值得广州借鉴的。一是美化了城市,二是提升了城市品位,三是塑造了长江第一城的大气形象,四是使城市多了一个市民游客休闲的好地方,五是让武汉增添了一张旅游和休闲的城市金名片。 广州有母亲河珠江,广州前期在珠江两岸建设了景观长廊,提升了城市的形象。海珠区是一个岛,现有的滨江景观建设水平还不高,规划还有待完善,环境有待提升,建设力度还缓慢。考虑广州岭南水乡城市特征,多建亲水广场,这一定可以得到广州市民和游客的喜欢。建议广州加大滨水景观工程建设力度,沿珠江规划建设更多城市文化、休闲绿化、艺术广场,要把公共空间留给广大市民,建设滨江绿化长廊必能大大提高广州城市形象和生态品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