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气象防灾减灾将更上一层楼 |
作者:喻迎春 金路遥 … 文章来源:江南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28 9:56:1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十一五”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7% 一说到气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天气预报。据常国刚介绍,近年来,我省通过开展中尺度天气分析和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预报产品不断丰富,达到10余类76种。与“十五”末相比,“十一五”我省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3%,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7%,年季旱涝预测准确率提高5%,冷暖气候预测准确率提高5.2%。预报准确率的提高,离不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建设。“十一五”期间,我省新增了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1部移动应急雷达,建成了1535个区域气象自动站,初步建成地面网络和卫星广播相结合的通信网络系统,加强了各种实时观测资料的应用,提高了对暴雨、台风、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 成立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把脉”气候 “今年的降雨总量是比历史同期偏少的,我想大家对5月份鄱阳湖变成一片草原的景象还有印象。”常国刚说,6月2日以后,全省出现旱涝急转,今年汛期出现6次区域性的暴雨过程,其中4轮暴雨过程集中在6月上中旬。在每一次暴雨过程前,气象部门利用多种传播手段,及时向公众发布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农业是最易受天气气候影响的薄弱行业,农民是最需要专业气象服务的群体。常国刚说,今年我省要建立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使为农气象服务步入“快车道”。 “江西生态环境良好、经济社会发展后发优势明显,同时也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对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敏感的省份。”常国刚对记者说,为应对气候变化,我省成立了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出台了《江西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成立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 我省与中国气象局合作推进防灾减灾 常国刚透露,为加强我省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进一步发挥气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即“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与中国气象局合作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保障工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灾害应急示范工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加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依法强化气象社会管理职能。 常国刚说,在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保障工程方面,“十二五”期间双方合作建设江西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工程、公共气象服务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新增千亿斤粮食农业气象保障工程、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与应对决策支撑工程、人工增雨作业能力工程和基层气象台站科学发展能力工程,大力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 将建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中心 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总体要求,我省还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气象灾害应急监测、信息网络、预报预警、预警信息发布及服务系统,建设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移动指挥平台,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制机制,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气象保障。 此外,“十二五”我省还将完善气象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的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高速公路、铁路、电力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保障系统。 文/图 喻迎春 记者金路遥 实习生罗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