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老合作为亚洲象建“绿色迁徙走廊”
作者:李萌 李怀岩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31 8:40:5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网云南频道10月30日电(记者李萌 李怀岩)50岁的哈尼族护林员李文兴手持砍刀,穿梭在茂密雨林里,巨大的树冠遮盖了天空,脚下泥土和落叶散发着潮气,当地上突然出现许多野象脚印时,他变得分外警觉。

  “前两天,很多村民说家里的橡胶树、庄稼又被大象毁了,这里离村子有差不多5公里,是大象经常出现的范围。”李文兴对记者说,这里离老挝只有20多公里,那边也是原始森林,野象经常在国界两边活动。

  李文兴当过兵,90年代退伍后就在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当起了护林员。他告诉记者,勐腊县森林覆盖率超过80%,很多都是原始森林,他所在的补蚌村南沙河村小组有29户人家,正处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现在是亚洲象的主要活动地区。

  “十多年前,野象很少,一两年都见不到一次。最近这几年,中国和老挝不断加强边境地区的生态保护,亚洲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村外经常可以听到野象巨大的叫声。”李文兴说。

  记者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10月27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老挝丰沙里省农林厅签订协议,共同建设“中国西双版纳与老挝丰沙里边境联合保护区域”,这个保护区总面积约5.5万公顷,包括了西双版纳保护区勐腊片区的2万公顷和老挝境内3.5万公顷,加上2009年建立的5.4万公顷中国西双版纳尚勇―老挝南塔南木哈联合保护区,中老边境一线联合保护区域面积已超过10万公顷。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松海说,近年来,随着中国和老挝两国经济发展加快,热带森林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压,边境一线的亚洲象、印支虎等珍稀濒危动物保护压力增大,物种多样性也面临越来越大危机,与邻国合作建立跨境保护区域是中国自然保护工作的开创性尝试,也是形势所需。本次协议的签订,为亚洲象等动物跨境迁徙建立更安全的“绿色通道”。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