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探索青年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性 |
作者:张蕾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1 8:21:4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2011年“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资助行动”交流会10月19日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名历届获资助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就自身环保实践、项目概况、经验教训等踊跃发言,对我国环保现状与未来提出了思考和建议。下午,获资助代表参观了第五届获资助项目《碧水蓝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开发》项目现场,观摩了将秸秆变废为宝的全过程并亲手制作了秸秆画。 对我国环保现状及未来的思考 “湘江的支流几乎全部重金属超标,整治多年效果欠佳。”做了10多年环保工作的湖南省人大环资委办公室副主任刘帅感慨地说。刘帅对家乡的母亲河环境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对母亲河的治理提出建议:建立源头保护区、设立生态濒危区、实施“湘江河长制”管理、持续建立企业黑名单等。 新疆慧光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吐地艾力积极履行一个企业家的环境责任,他在若羌、尉犁两县建立生态环保科普基地,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塔里木河流域受损生态修复与荒漠科技示范工程,为民营企业参与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探索了新路。 “为什么孩子越小,环境意识越强?为什么成人的环境知识增加了,但环境保护的行动性却减弱了”?“环境教育的重点对象到底应是什么人?大众还是官员?穷人还是富人?利益相关者还是决策者”?“谁最应该成为环境教育的主体?政府还是环境志愿者?为什么在许多地方,环保志愿者被政府看成是对立面”?“科学技术的发展真的能够解决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吗”?淮阴师范学院教授、“绿之源”环保协会的蒋功成对环境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思考。 此外,在长江源建立水生态保护站的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代表,从事包装纸回收、分离、产品制造的金色啄木鸟环保团队代表,“把农村变得更像农村”的北京绿十字代表等在交流会上介绍了自己项目的实施现状。 青年环保与产业活动相结合 “秸秆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贵资源”,“孩子的角度有时比政令更起作用”。据该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魏延安介绍,5月起选聘200多名中小学生为秸秆禁烧宣传员,50名农村农机手为秸秆禁烧示范员,引导家长和社会参与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同时组织秸秆禁烧区的中小学生和农村返乡青年深入农机合作社和秸秆加工合作社,学习最新的秸秆利用技术和知识;依托兴文麦草工艺合作社开展农村青年秸秆工艺品技术培训,引导更多农村青年参与。“麦秆画这项民间工艺可以带领青年致富,尤其适合农村女孩子学习,”魏延安说,“项目执行过程中,一些返乡青年了解到这一产业的大好前景时,当即表示愿意在此方面创业。 据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环保合作部部长陆铁钧介绍,前5届的申报项目已达2000件左右,参与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获奖项目148个,其中90个为获奖个人或团队,另外58个项目中,有4个特别项目获得了100万元的资助。该活动参与人数之多、资助项目涉及面之广、资助金额之大,在中国都是值得称道的。第一个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经过3年的实施之后,目前已经得到组织机制的保障,自己形成了造血功能,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有别于其他的颁奖活动,我们把先进的表彰和项目的扶持与激励相结合,组织交流会,组织去日本考察学习。为青年环保事业搭建可持续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他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