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贵州威宁草海生态面临4大威胁
作者:高松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4 17:28:0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记者11月3日从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针对草海的生态环境恶化,有关方面拟用15年时间,分阶段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草海绿色生态屏障。目前这项综合工程已经开始实施。

  经估算,草海湿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投资将达143568.8万元。资金由中央、省、地区和县4级筹集。建设内容包含草海环境污染治理、草海大坝恢复与水位控制、草海湿地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移民、草海湿地可持续发展等八大工程。

  草海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4个方面。

  水环境承载压力逐渐增大。一方面表现为水环境的污染加重,另一方面是水资源的危机。据悉,威宁县城草海面坡每天约有3000立方米以上的城市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草海,有120.6吨以上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堆放于草海集水区域之内;县城居民燃用原煤每年向大气环境排放烟尘780多吨。由于草海特殊的地理环境,大气扩散条件较差,烟尘大都沉降到草海。此外,草海周边蔬菜地施用农药、化肥在雨季大量随地表径流流入草海,造成草海水体的富营养化。由于草海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草海来水量有逐渐变小的威胁,部分来水和草海周边井泉目前已显现这种危机。

  人口与环境矛盾增加。目前有3万多居民依草海而生活,给草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保护区内人均耕地为0.486亩,周边的居民靠耕地已不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他们同时还要捕捞草海水产,严重依赖草海湿地资源。为了弥补鸟类大量啄食农作物导致的减产损失,区域居民只有加重在草海湖内滥涝滥捕。于是,社区居民生产生活与草海湿地生态环境的矛盾、与自然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甚至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草海面山水土流失严重、湿地萎缩。据统计,草海规划区域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0.62%,水土流失与草海湖泊淤积严重。

  外来生物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在草海湖滨生态系统中,空心莲子草目前占据草海周边沼泽的大量空间,逐渐取代了当地的乡土植物而导致陆地生物多样性破坏;在湖泊生态系统中,黄黝鱼、彩石鲋等外来生物对草海的土著鱼类产生了威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