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温室气体减排需全民参与 |
作者:张楠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14 9:06:4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中国环境报记者 张楠
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下降了19.1%,节能6.3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4.6亿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除了直接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努力外,我国的污染物减排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高度相关。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两者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其控制手段也有一定的一致性,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两者协同控制的主要渠道,控制常规污染物可以有效促进温室气体减排。 环境保护部联合一些国外研究机构进行的研究表明,以二氧化硫为主的污染物减排对温室气体减排有明显协同作用。根据这项研究的测算,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效益系数约为1∶38,也就是说,每减排1吨二氧化硫,就可以带动38吨二氧化碳减排。“十一五”期间,我国制定了严格的脱硫政策,并实施脱硫电价鼓励电厂脱硫,在完成二氧化硫减排任务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也带动了二氧化碳减排。 《方案》指出,要综合运用多种控制措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节能降耗,积极发展低碳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节能降耗,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既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有效途径,也是污染物减排的可行办法。 虽然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实现“十二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今年发布的《城市与气候变化》年度报告表明,城市消费和生产所排出的温室气体已占到温室气体总量的70%。因此,控制温室气体,既需要企业等生产者增强责任意识,也需要消费者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方案》提出,要大力推动全社会低碳节能行动。落实企业责任,明确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排放控制标准和要求。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