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让绿色经济红火起来 解读绿色经济前沿关键词
作者:董碧娟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7 23:35:4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关键词三:碳交易

  一位美国农民可以通过不翻耕土地的免耕播种法,使碳储存在土壤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经纪人再将农民免耕减排的温室气体,集合在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出售给需要购买碳排放指标的企业。如此一来,农民既减少了翻耕成本,又获得了排放权交易的收入。这就是“碳交易”的一个微观呈现。

  碳交易的基本机制是合同双方进行温室气体减排额交易,买方可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减排目标。因为二氧化碳是被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中的大头,故通称“碳交易”。

  从世界层面来看,《京都议定书》规定了3种碳交易机制即清洁发展、排放贸易和联合履约,以帮助发达国家履行减排目标,允许企业之间和国家之间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交易。此外,还有全球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排放权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到2012年,中国将输出500亿美元的排放权交易量。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都建立了全球排放权交易通道。

  在国内,碳交易业务主要以自愿碳减排为主。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我国将从自愿减排碳交易入手,探索碳排放交易市场。目前,我国的碳交易发展依然面临重重挑战,明确碳交易概念、自愿减排的企业仍为少数,而在钢铁、化工、冶金、建筑等领域的一些碳排放大户更是很少参与碳交易。究其原因,在于国内对于碳交易的技术、政策、金融等多方面的支持力度尚待加强,仍需进一步完善围绕碳交易的核证、分配、监管等体系。

  企业的碳交易意识不强也是一大限制因素。香港能源服务协会主席尹德川指出,从企业层面来讲,碳交易能够创造企业多元碳管理机会,既可以自己减量,也可以到市场上买排放权。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降低企业碳排放限制风险,有利于企业持续经营并创造碳资产商机。

  对于碳交易及其他绿色经济创新模式及技术而言,实现“约束”与“激励”的同步到位无疑至关重要。“个体自发、零散的绿色经济行为影响往往有限,因而在宏观管理上大棒子一定要狠,胡萝卜一定要甜。”尹德川对记者说。

  相关链接

  ◆11月13日,上海环交所完成了我国新建建筑领域首例碳交易,这也是我国首例按《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进行的碳交易。

  ◆11月1日,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在浙江义乌启动。有10家企业签约认购了首批14.8万吨林业碳汇,每吨价格为18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自愿购买碳汇林。林业碳汇因操作成本低、效益好、易施行,或成碳交易市场突破口。记者 董碧娟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