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经济疲软下全球工业排放依旧上升
作者:陈丹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13 11:32:2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最近一项研究称,即便今年全球经济疲软,全球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增长了大约3个百分点。这一研究结论给正在南非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加了一鞭,警告与会国急需努力控制造成地球变暖的温室气体。

  据环境新闻服务网报道,这份由全球碳计划发布的针对人为二氧化碳污染的年度报告说,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出现的排放量减缓不过是一个“小障碍”而已;2010年的排放飙升了6%,随后的2011年排放量也在上升。

  “全球金融危机是一个让全球经济脱离高排放轨迹的机会。但我们的结果表明没有发生这种情况的迹象。”这项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杂志的研究表示。

  研究分析了来自美国政府、联合国和BP统计的数据后认为,短时间内各经济体的碳浓度(用于衡量人均GDP碳排放的指标)的增长已经有所停滞,但少数发展中大国助长了排放量的增加,尽管全球金融危机敦促中国、韩国、美国和其他国家制订了试图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长期的绿色经济刺激计划。

  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烧和水泥生产造成的排放增加了5.9%,而此前一年则下降了1.4%。

  这两年中,排放增长主要是由新兴经济体主导的,其中2010年中国的排放量增加了10.4%,印度为9.4%,巴西11.6%,韩国9.2%。从绝对数字来看,一些发达国家2010年的排放也出现了增长,美国为4.1%,俄罗斯联邦为5.8%。

  20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中,煤炭产生的排放达到41%,石油贡献了34%,剩余的排放则来自天然气和水泥生产。

  全球碳计划执行董事佩普●卡纳德利(Pep Canadell)说,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推动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快速反弹。“就排放而言,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非常有效,能够非常迅速地将排放量拉回到与生产消费排放相同的水平。”

  上个月公布的另一项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基于发电厂获得巨额投资的情况,要将全球变暖的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几乎没有可能。

  这项同样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的研究展望了削减排放的几种不同假想情境及其对地球的长期影响。

  最极端的情境是立即停止排放,这种情况下,2摄氏度升温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每年立即削减5%或3%的排放并最终降低到零排放,也可避免温度升高2摄氏度。该研究报告说,假设每年削减3%——也是最有可能实现的情境,但推迟20年或30年再实施,那么情况也会彻底不同。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