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绿动西藏”不止步
作者:内详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19 11:32:2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珠峰自然保护区“十一五”各项事业发展纪实

  “十一五”期间,日喀则地区珠峰管理局真抓实干、艰苦创业,进一步加大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力度,推动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发展,保护区建设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轨道迈进,地球之巅的生态环境继续保持原生态。

左图:西藏林芝县境内森林、鲜花怀抱的一顶帐篷(2011年7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左图: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负责人徐健(前)搭乘冲锋艇运送器材及物资来到新措对岸,准备工作著(1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右上:摄影师董磊在拍摄新措冰川(1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右下:摄影师董磊在拍摄一群大蓝翅鸲(1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西藏自治区黑颈鹤超过8000只 占全球数量的四分之三

  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局获悉,自治区黑颈鹤的数量从1992年的不足160只增加到2010年的8000多只,斑头雁由1000余只增加到10200多只。黑颈鹤数量占全球黑颈鹤数量的四分之三。

左图:西藏林芝县境内森林、鲜花怀抱的一顶帐篷(2011年7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左上: 1月31日,一群斑头雁栖息在拉萨河边。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左下:1月31日,一群斑头雁在拉萨河边飞翔。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右图: 桃花雪山相映成趣(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西藏湿地保护卓有成效:呵护"地球之肾" 滋养高原苍生

  我区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为了保护好高原湿地生态环境和依赖于湿地生存的重要珍稀野生动植物,各级政府和林业行政部门在湿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西藏林业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逐步推进,我区计划今年新建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左图:西藏林芝县境内森林、鲜花怀抱的一顶帐篷(2011年7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左上:5月9日拍摄的白雪覆盖的神山冈仁波齐。新华社记者陶希夷摄
左下:吉隆镇乃村的一处观景台倒映在池塘里(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右图:杜鹃花在雪山前盛开(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高原“太阳城”里的环保生活

  在太阳总辐射值居全国最高,年日照时间超3300小时的西藏高原上,无论是在热闹的城市还是在偏僻的农牧区,用太阳能烧水取暖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除了太阳能外,沼气、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在高原的使用更是得到逐年普及。日前,国务院正式通过了《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提出力争到2030年,使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城乡环境清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左图:西藏林芝县境内森林、鲜花怀抱的一顶帐篷(2011年7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上图:5月9日,红嘴鸥在雪山前飞翔。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下左:5月2日,藏原羚在原野上奔跑。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下右:5月9日,红嘴鸥在雪山前飞翔。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