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创新发展利民生:水净地绿共建生态宜居城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无锡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9 13:58:0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生态宜居,喧嚣都市人永远的期盼。生态宜居,无锡“四城”建设目标中占了半壁江山。当时光的指针悄然划向2012时,无锡市民离生态宜居城梦想的实现又近了一步。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无锡生态建设亮点频现:成功荣膺全国建设领域含金量最高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历时十年的蠡湖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圆满收官,一个国内水质最好的城区景观湖和华东地区最大的开放式景区带给市民无限惊喜;太湖无锡水域未发生湖泛现象,连续四年实现“两个确保”目标…… 深化清水行动,太湖水质持续好转 元旦小长假的第二天,家住沁园新村的袁哲带着外孙女来到贡湖湾湿地晒太阳放风筝。“自己老家是杭州的,10年前随女儿来无锡定居,亲眼目睹了太湖水一年年变清、变干净。”年已七旬的他边说着,边深深地吸了几口湖边的新鲜空气。 悠哉游哉的市民,也许并不知晓无锡这一年在深化清水行动、持续改善水环境中付出的努力。2011年,尚贤河湿地一期、二期,长广溪湿地一期,贡湖湾湿地一期等工程顺利竣工并向市民开放,汇聚出太湖外围的水质涵养区域。为改善太湖水质实施的生态清淤工程已累计完成清淤260万方,其中,梅梁湖生态清淤完成清淤185万方,滨湖区月亮湾区域完成生态清淤75万方,完成淤泥固化30万方,有效减少了湖体内源污染。 去年上半年,在遭遇50年一遇的少雨天气及水位持续偏低的情况下,太湖蓝藻大面积初次集聚时间推迟了11天,太湖无锡水域总氮浓度同比下降13.8%,富营养化指数由去年同期的中度富营养好转为轻度富营养,总体水质状况持续好转。11月起,市环保部门启动太湖冬季枯水期监测预警,对水源地、主要入湖河道等重点区域加强监测监控和环境监管,目前总体情况良好。一年来,太湖无锡水域未发生湖泛现象,连续四年实现了“两个确保”的目标。 供水安全事关群众切实利益。在原有“双源供水”的基础上,我市去年投资10.7亿元实施太湖、长江双水源供水保障性扩能工程,目前工程量已完成60%,2012年底项目竣工后可新增日供水能力50万吨。根据《无锡市中远期安全供水工程方案》建设要求,南泉水源厂预处理工程已于2010年建成投运,雪浪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和锡东水厂深度处理工程也在去年4月建成投运,如今各项工程运行良好,源源不断地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洁净的自来水。 大手笔+针线活,营造无锡满城绿意 自去年“五一”起,家在畅舜苑小区的李秋英就养成了晚饭后去红星桥桥堍社区公园散步休闲的习惯,“除了雨雪天或大冷天,风雨无阻,脱去鞋子,踩踩公园地上的青草,接接地气,有益健康啊!”前不久,她听说太湖广场中心公园改造也快完工了,很是开心,“从家里步行过去十来分钟,又多了一处锻炼的好地方了。” 满城绿意,鸟语花香。在无锡,体量巨大的开放式公园这几年频频亮相,如十八湾湿地公园、蠡湖景区等。去年“七一”前夕,随着金城湾公园正式竣工开放,环蠡湖38公里岸线全线贯通,蠡湖景区成为拥有蠡湖公园、长广溪湿地公园等15个园中园的开放式大公园,去年“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团尤其是境外团队明显增多。 大手笔之外,一系列提升城市生态水平的“针线活”同样让人眼前一亮。去年,全市建成金匮大桥运河东路、运河西路匝道游园,太湖大道兴竹立交匝道游园,高浪路机场路互通匝道游园,高泾游园、洋溪河湿地公园、云林路游园、团结路游园以及大池路—梁溪路段小游园,周新苑二期小游园等38个城市游园,增加公园绿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其中金匮大桥运河东路、运河西路匝道游园是太湖广场中心公园的附属小公园,栽种了荷花、梅花、樱花和大片竹林,园内还新建了500多米长的旱溪,两个游园将随着时间更替展示四季美景。 公园绿地正从城市向农村延伸。依托锡东新城的开发建设,昔日的锡山区安镇大地上规划建设了九里河映月湖中央公园、宛山荡湿地公园、九里河湿地公园、翠屏山山林公园等。从规划图纸上可见,这些公园的规格与水准同城市公园相比毫不逊色。其中,占地78.65公顷的九里河湿地公园刚刚竣工,这个新公园成为东亭连接锡东新城的生态门户。 创新环保手段,倾力呵护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严格监管。去年12月20日,市环保局从在北京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捧回了“全国先进集体”的奖牌。殊荣的背后,是全市上下这几年持之以恒的努力。 2011年,全市继续展开声势浩大的环保专项行动。围绕工业废气、重金属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规模化畜禽养殖、突出环境问题6大重点,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治理行动。特别是铅蓄电池企业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成效显著,全市74家涉铅企业已有53家被依法关闭取缔,共排查、梳理、交办突出环境问题118个,其中86个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其余问题正在加紧整改中。 去年12月底,8000吨采自胡埭电镀厂地块、曾遭受30年电镀废水污染的“毒土”,通过了修复工程验收。此项目是江苏省唯一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修复示范工程,被列入国家级土壤修复重点示范工程。我市去年制定了《关停并转企业工业用地土壤修复暂行管理规则(试行)》,从权责主体、修复流程、经费筹措、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土壤修复工作进行规范,为探索修复工作方法和长效机制提供管理依据。 不断创新的环保手段,倾力呵护着全市生态环境。去年,我市正式启动“感知环境,智慧环保”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一年来无锡12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同时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及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在对COD年排放量10吨以上企业试点的基础上,市环保部门去年对COD年排放量在1吨以上的企业全面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对所有的SO2排放企业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对所有的新改扩建项目全面实施排污权交易,并统一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