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垃圾随丢污水直排 农村垃圾流向何处? |
作者:辛本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30 8:58:2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养殖业污水直接排放,污染饮用水源 作为江南水乡,发展珍珠养殖成为当地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素有“中国珍珠之乡”的汉寿县,记者发现珍珠养殖对农村环境的破坏,已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汉寿县罐头咀镇周文庙村村民告诉记者,珍珠养殖户受利益驱动,实行高密度养殖,过量投放鸡粪等有机肥,造成水体污染;珍珠养殖水体排出的废水发黑发臭,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沟港,导致他们无水可饮。 在周文庙村,记者看到多处堆积如小山的珍珠蚌肉、壳废弃地,过往行人掩鼻通过,恶臭难闻。据了解,常德市每年约有6万吨蚌肉、近10万吨贝壳被废弃,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除了珍珠养殖,其他牲畜养殖也对当地水源构成威胁。在澧县甘溪滩镇,几十位村民向记者投诉说,该镇甘溪沿岸有20多家存栏规模3000—5000头的生猪养殖场,这些猪场业主把生猪粪便直接排入甘溪,一到夏天,蚊蝇乱飞,臭气刺鼻。去年5月份,该镇自来水源被生猪粪便污染,当地居民被迫连续两个月自购纯净水生活。 在该镇居民皮平安的带领下,记者到离甘溪滩镇政府所在地最近的三家养猪场,只见附近的甘溪水已呈深黑色,即便在如此寒冷的冬天,依然恶臭难闻。 在漳江镇海螺山村的蛋鸡养殖小区,由于养殖密度过大和鸡粪缺乏销售渠道,小区内污水横流、气臭难闻。在桃源县枫树乡的四喜生猪养殖小区,部分粪便虽有沼气池处理,但多数粪渣进入了旁边的稻田和水库,日积月累,成了大型的露天化粪池,污染水库。 工业“三废”危害农田,带来安全隐患 在汉寿县蒋家咀镇,记者发现,沅江边上的湖南长江汉寿化肥有限公司的乌黑废水,在江边的沉淀池略做沉淀处理后,直接排入沅江,在江边留下一道刺目的“黑线”。 汉寿县政协委员朱能毅告诉记者,该县紫阳、广源、德乐、长江化工、鑫源、逐鹿等6家大企业虽然添置了排污设施,但排污设备很少按环保要求正常运行,均不同程度地排放着“三废”,对大气、水体、土壤造成持久性危害。有个别企业甚至采取夜晚偷排方式,躲避环保部门的检查管理。 据了解,由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进入工业园区,便逐步向农村转移。其中乡镇化肥厂、苎麻脱胶厂、洗煤厂等带来的废水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在鼎城区石板滩镇的拾柴坡村和田家坪村,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一条3米多宽的血色“煤水沟”前。田家坪村村民田于奇告诉记者,白龙潭山煤矿的洗煤水形成的这条“煤水沟”,已经排污十几年,直通渐河入沅江。余家坪组不少村民诉苦说,“煤水沟”的污染已使他们失去了灌溉水源,村里的1400多亩田,现在基本都只种植一季稻,还得靠天降水。 据常德市统计局统计,2009年该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达到了259.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0.9%,2006年为131.9万人,三年内翻了将近一番。据常德市水环境监测中心2011年5月份统计,该市列入水源保护考核的529座水库,水质达标率为59%,有97座水库为轻度污染,78座为中度污染,40座为重度污染。记者 辛本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