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三江源:“中华水塔”重现生机
作者:蒙景辉  文章来源:工人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6 2:35:5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讯 (记者蒙景辉)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省,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加大实施力度,使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喜获硕果。自2005年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以来,已退牧还草4936万亩,湿地保护58万亩,封山育林290万亩,治理黑土滩138.4万亩,沙漠化土地防治66.2万亩,使三江源区水源涵养功能逐渐恢复,水土保持功能开始提升,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湖泊水域面积增加245平方公里,全省河流、湖泊、沼泽等各类湿地面积达557万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0.7%,其天然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面积分别居全国第二位和第三位。

  青海省确定了包括异地办学和农牧民转移就业补偿等11项生态保护和建设补偿政策,加快生态移民社区基础设施配套、黑土滩治理和牧还草等建设步伐,仅去年一年就建设饲草灌溉基地2.5万亩,安置生态移民14477户、70724人,建立绿色种植、养殖和加工示范户1228户,累计完成投资48亿元,占国家下达投资的96%。

  青海省还聘请30多名专家担任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顾问,成立了有近300名专家学者参加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实施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

  通过保护与建设,三江源区域湿地生态功能明显提高,“中华水塔”重现生机。遥感监测数据显示:被誉为黄河源头“姊妹湖”的鄂陵湖和扎陵湖的水域面积,已分别由2003年的578平方公里和493平方公里扩大到677平方公里和560平方公里。去年11月16日由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又迈入了新的阶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