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奥地利灰熊灭绝 欧洲野生动物现况堪忧
作者:非贝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6 2:46:2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日前,奥地利—欧盟野生动物保护人士发表声明,奥地利的灰熊已经灭绝,但是邻国斯洛文尼亚的灰熊数量一直稳定在400头左右。

  “十分遗憾,灰熊在北莱姆斯通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灭绝。最后一只灰熊,出生于奥地利,名叫圣莫里茨,在2011年消失得无影无踪。”

  北莱姆斯通阿尔卑斯山脉的灰熊来自于1989年和199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奥地利实施的扩增项目,当时工作人员在这一地区共释放了3头灰熊。选择这一地区的原因是,曾经有一只单身雄性灰熊于1972自到这一区域生活。1989年至2010年,共有35头灰熊生活在这一地区。

  WWF相关负责人表示,WWF在过去的20年内致力于将灰熊的生存区域扩展到奥地利及阿尔卑斯山地区,但没有成功,失败的原因包括:其一是狩猎,共有20头灰熊失踪,其二释放的灰熊基数太小。

  在奥地利、意大利及斯洛文尼亚三国交界地带的灰熊与迪纳里克阿尔卑斯山的熊群连接在一起。很多年轻的雄性灰熊,他们的生活区域从斯洛文尼亚南部延绵到阿尔卑斯山。

  动物保护学家表示,阿尔卑斯山区域的熊群规模与斯洛文尼亚的狩猎政策息息相关。在过去10年,由于熊群已经对这一地区的养蜂业和畜牧业产生影响,因此斯洛文尼亚的狩猎配额不断上升。

  目前,欧洲境内共有10个分开的熊群,分布在欧洲不同的国家。在法国,熊群已经面临极度濒危的境地,而欧洲中心地带以及大不列颠岛上,熊已经灭绝。

  WWF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相信灰熊不会从此在奥地利消失,目前只是面临比较困难的局面。我们希望接下来情况能够有所改善,灰熊会重新在这一带定居下来。”

  在恢复欧洲大陆熊群规模的过程中,奥地利、匈牙利及捷克共和国是减缓熊群规模恢复的主要原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三个国家对于野生动物保护十分欠缺,该地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但是经济差异并不是这三个国家生物多样性严重损坏的主要原因,相关专家表示。比如斯洛文尼亚的生活水平比捷克要高,但是其灰熊的数量远多于捷克。此外,气候条件也不能解释野生动物濒危这一现状。

  专家认为,松散的刑罚政策是这三个国家野生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对于偷猎者,当地政府并没有处以相应的惩罚。建立更加有效的政策加强偷猎巡查以及实施严格的惩罚,才能够有效恢复野生动物的规模。

  “我们希望能够与当地机构合作,找出野生动物规模萎缩的原因,并采用有效的措施改变这一现状。”同时欧洲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准备在三国边境开展一个新的项目,让很多以经灭绝的动物重新返回到该区域生活定居。

  动物保护学家表示改善奥地利、匈牙利及捷克的野生动物现状,是恢复欧洲生物多样性决定性因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