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让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作者:钟俊峰 罗心颖 …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25 12:11:0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信息时报讯(记者 钟俊峰 通讯员 罗心颖 余绮玲) 3月20日,“随手送”第八期走进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开展“公益+环保”的现场推广宣传。此次活动由爱心档案携手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外语系、SIFE广州大学衣衣不舍项目组和保洁美环保公司共同发起,现场共收集到师生们捐赠的五百多斤六大袋衣服,这些物资将会被送到困难家庭或者贫困山区,或成为再生资源。 旧衣带回学校捐 顶着闷热的天气,负责发宣传单的小余同学不厌其烦地给路过的同学介绍活动内容,并很快就吸引了注意。一位赶着去打篮球的男同学着急地连续提了好几个问题,青协志愿者都一一耐心回答。而负责衣物统计、装袋打包的工作的志愿者则已经在有条不紊地接过同学们送来的衣物。记者注意到,当日天气很闷热,不少志愿者同学都流了一身汗,有的嗓子都嘶哑了,但他们都表示,看到那么多同学拿来衣物支持活动,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我家里其实也堆了好多衣服啊,扔掉实在太可惜了。”一位大二的张同学当得知宿舍楼下还有三个长期固定回收点后,表示等周末回家就把衣服都抱回来。 老师支持微博热转 不少老师特意走到摊位前了解详情,听说衣物环保回收的内容后,无不竖起大拇指表示支持。 下午两点多,一位上午来了解过情况的女老师抱着家里的孩子,拎着重重一大袋衣物过来,她说早就需要有公益意识的团体来做这样的事了。环境学院的崔老师表示,很早就关注到人们服装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大量闲置的衣服难于处置,不少都被送去垃圾填埋场,“这个活动将大批闲置衣服回收、分拣、公益捐赠,物尽其用,不能再穿的衣物则以利用化学循环技术再成纤维重新成衣,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低碳排放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微博也为传播消息的重要渠道,现场宣传的志愿者也变成“明星”,不少同学纷纷掏出手机拍照上传微博,“发个围脖让舍友知道这事,翻翻柜子肯定有大把旧衣服。”一位同学说,他刚发的微博已被转发十几次,在班里传开了。 春夏秋冬衣服都需要 就在活动进行的时候,跟爱心档案长期合作的天河区广氮社区居委会打来电话,“有没有适合一米七五,200斤重的男生穿的衣服?春夏秋冬都要,他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太胖,邻居给的衣服都穿不下。”松田学院的志愿者马上准备挑出适合这位广氮男生穿的宽大衣物送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