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浙江南麂列岛发现世界海藻新种
作者:记者 陆健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7 14:35:0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光明日报2006年2月17日讯   从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我国专家已从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发现世界海藻新种:黑叶马尾藻、头状马尾藻和浙江褐茸藻。在保护区内的459种微小型藻类中有30种为我国海洋微小型藻类新记录。

  距浙江省平阳县鳌江港以东海域56公里处的南麂列岛,海域面积189.93平方
公里,其中岛屿陆域面积11.3平方公里。1990年南麂列岛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之后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海洋型自然保护区。2002年,获得全球环境基金(GEF)理事会批准,确定为提供资助的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因其贝类和藻类资源分别占我国海洋贝藻类总数的30%和25%,被誉为“贝藻王国”。

  据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介绍,目前专家们已初步查明区内各种门类海洋生物1851种,包括贝类421种、大型底栖藻类178种、微小型藻类459种。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发现了世界海藻新种:黑叶马尾藻、头状马尾藻和浙江褐茸藻。其中有22种藻类被列为稀有种。在459种微小型藻类中有30种为我国海洋微小型藻类新记录。在该区丰富的藻类、贝类、鱼类和甲壳类等资源中,有浙江省的9种新记录,5种国家二级海洋保护动物和9种国家保护物种名录上的生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