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湿地报告:若尔盖湿地环境恶化 沙漠化紧逼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广播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1 12:33:5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沙漠步步紧逼若尔盖湿地 说起若尔盖湿地,或许很多人不是那么熟悉。但是,一说起红军长征路上的“爬雪山”“过草地”,想必大家就非常熟悉了。红军曾经走过的那片草地,就位于若尔盖湿地境域内。 若尔盖湿地的沼泽面积最广阔时曾经达到3000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然而,时过境迁,沙漠正在步步紧逼若尔盖湿地,作为中国母亲河黄河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若尔盖湿地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到黄河水量和黄河冲积平原的形成。 若尔盖湿地,曾经也是红军走过的沼泽地。换句话说,原本应该是有水、有泥,人烟稀少的一片原生态的状态。但在记者的眼前,却不是这样子。每走上几公里,就可以看到为旅游开发而设的藏家乐的帐篷,帐篷旁边拴上几匹马或是几头洗刷得很干净的牦牛,供游客拍照留念。而那片曾经让无数先烈牺牲的泥沼,也早已干涸固化,变成了硬邦邦的地面,人踩上去绝对不会陷下去,汽车开上去也没有问题。 在记者视线所及的天边,已经能看到黄土裸露的高原。驱车赶到那里,发现这些裸露着的黄土的面积并不算小,并一步一步地向绿色草原逼近。黄土上,零零散散长着稀疏的沙土植物,比如说高原红。而更为让人感到伤心的是,黄土中可以直接看到牦牛的白骨。 据向导介绍,藏族人有一种习惯,会把已经老了的马和牦牛就地放生,不再让它们干农活,而是放他们回到草原,享受生命最后一段自由的生活。所以,这几天记者在草原上时不时会见到完整的牦牛骨架,也就是死了的牦牛的遗骸,这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旦看到黄黄的沙土中掩埋的牦牛骨架,让人不禁想起这只牦牛最后的时光,也许他死时这里还是青草一片,他享受完了最后一顿美餐,便静静地、安详地死去。岂能料到,它为自己选的这片极乐净土,却有一天会变成荒凉的沙漠。 目前若尔盖湿地被高原飞鼠和地面鼠困扰的土地面积已经达到800平方公里,而严重困扰的土地面积是400平方公里。所谓严重困扰,就是每隔半米到一米的距离,就能看到一个老鼠洞,而这么多的老鼠,除了会破坏地表植被,像高原飞鼠还会直接啃噬草根,加剧草原沙化的情况。 若尔盖湿地的主要河流有嘎曲、墨曲和热曲,从南往北汇入黄河,若尔盖湿地就是母亲河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爱若尔盖,保护若尔盖,就是爱妈妈,保护母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