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寒旱所发现雅鲁藏布江流域气温变化特征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6 6:00:5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对我国及东亚乃至全球气候的重要影响,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尤其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气侯如何变化再度成为气象学家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变化密切相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近50年来其变暖幅度超过北半球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和放大器”。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流经2057km,最后注入印度洋。它蕴藏着丰沛的水能资源,多年平均年径流量高达1.66×1011m3,仅少于长江和珠江,居我国各大河流的第三位,是我国在水资源方面重要的江河之一;而且其下游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600-800mm,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大的降水中心,也是我国第二大多雨中心。由于该流域地处青藏高原的南部,紧靠喜马拉雅山,对该流域的气候单独进行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气候变化。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分析1980-2005年间雅鲁藏布江流域7个气象台站平均的气温变化趋势和气候系数变化,并进一步分析1960-2005年间该流域中游日喀则站和下游林芝站气温的变化趋势,研究了该流域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研究发现:1980-2005年间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气温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尤其是夜间气温和冬、春季气温的升高更显著,而且该流域变暖幅度高于整个高原的平均增幅,因此该流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程度也较整个高原更为显著;而该流域中游地区的增温幅度要明显高于下游地区的,即该流域中游地区的增暖较下游地区的更为显著。 该研究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5053、40825015,欧盟第六框架项目FP6-036952,欧盟第七框架项目212912共同资助;研究成果发表于《气候与环境研究》。 ![]() 1980-2005年间雅鲁藏布江流域(a)最大日最高气温、(b)最小日最低气温以及(c)日较差距平的年变化(曲线)及趋势(直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