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带您走进真实的“生态广西”
作者:甘宁 姜海勤  文章来源:南国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17 10:43:1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孩子们在室外科普园模拟考古挖掘“恐龙化石”。 本报记者 甘宁摄
孩子们在室外科普园模拟考古挖掘“恐龙化石”。 本报记者 甘宁摄

  本报南宁讯 (记者甘宁 通讯员姜海勤)6月15日,广西自然博物馆推出全新展览“珍稀动物展”,并重新制作了“地球与生物历史展”和室外科普园等展览。这是该馆免费开放之后新推出的大型基本陈列,486件珍贵动植物、矿物等文物标本,将带领观众走进真实的“生态广西”。

  “珍稀动物展”的前厅被布置成茂密的广西亚热带丛林,观众需要自行从中发现珍奇的动物标本:一棵木菠萝树下,盘踞着蟒蛇和巨大的蜥蜴;旁边的丛林中蹿出斑斓猛虎;半空中的树枝上是两只张开“翅膀”准备滑翔的鼯鼠;一头巨大的黑熊用后腿站立,似乎要爬上树去;一棵茂密的榕树上,蹲着一只东黑冠长臂猿;而树枝上、岩石上,还隐藏着许多蛇、蛙、蜘蛛等动物标本。观众参观时别忽略了脚下的落叶堆,里面伏着刺猬、獾等各种小动物。参观到一半时,灯光会突然一暗,四周响起猿啼、虎啸等各种声音,让人感到很刺激。讲解员介绍,展览现场模拟了广西森林里的白天与黑夜的环境,观众所听到的声音都是昼夜不同的动物叫声。

  接着,观众可以集中欣赏大批北部湾珍稀鸟兽标本:云豹、食蟹獴、黄麂、果子狸、猫头鹰、冠鱼狗、凤头潜鸭、灰头麦鸡等等,还有来自草原的金雕、草原雕等大型猛禽。在水生动物展区,一条巨大的乌翅真鲨悬在蔚蓝的“海水”中,鲨鱼家族的星云扁鲨、鲸鲨等都可以在这里见到。此外还有宽吻海豚、布氏鲸、翻车鱼等。新展览当天就吸引了许多孩子,他们观看海洋生物的高清纪录片,用手好奇地探摸投影在地面的海洋鱼群,向讲解员咨询各种动物的特点。带孩子来观展的家长周先生说,现在的孩子对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已经没有感性认识,这个展览能够最直观地让孩子看到黄鹂、白鹭的样子,让孩子知道广西这个地区都生活着哪些动物,增强环保意识。

  在“地球与生物历史展”中,新增了大量稀有的矿石标本,如原生铜矿、方解石、玛瑙、绿柱石、水晶等。此外还有远古生物化石,如蜂巢珊瑚、双腹扭形贝、孔子鸟等。

  在户外的科普园区域,小观众们骑上了仿真恐龙座骑,在大沙池中玩模拟考古,用小铲子挖出深埋在下面的“恐龙化石”,玩得不亦乐乎。

  据介绍,广西自然博物馆是全国8个有较大收藏规模的自然博物馆之一,馆藏文物、标本5万多件。2009年实施免费开放以来,该馆每年参观人数达40多万,是免费开放前的十几倍。从2011年起,该馆利用国家陈列布展专项经费300万元的补助,遴选珍贵文物、标本重新筹办展览,提升了为观众服务的水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