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武汉理工大学低碳水泥技术取得突破 节能降耗
作者:俞俭 黎江东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7 5:58:1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网湖北频道7月6日电(俞俭、黎江东)传统的水泥生产离不开生料粉磨、窑煅烧和水泥粉磨,俗称“两磨一烧”。这一生产工艺能耗大,需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生产成本高,是长期困扰水泥工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武汉理工大学林宗寿教授研究的低碳水泥技术突破了传统生产工艺,不用生料磨,也不用窑煅烧,直接粉磨生产水泥。目前这一技术已在湖南、云南、江西、山西等省7家水泥厂推广使用。

    作为长期研究低碳水泥技术的专家,林宗寿教授的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水泥“两磨一烧”的生产方式。比如将磷石膏、矿渣、石灰石、钢渣磨成细粉,加水后即可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水化碳铝酸钙、钙矾石、C-S-H等一系列水化产物。这些水化产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密实的空间网络结构,包裹剩余的磷石膏,产生耐水性,使水泥石不断致密,从而产生强度。

    林宗寿教授介绍,低碳水泥通常是利用各种工业废渣、尾矿或城市垃圾等固体废弃物进行生产,他领导的研究室现已研制成功一系列低碳水泥品种,主要有:高性能少熟料水泥、钢渣基免煅烧低碳水泥、磷石膏基钢渣水泥、石灰石基免煅烧低碳水泥、废弃混凝土基再生水泥、脱硫石膏基钢渣矿渣水泥等。这些新型的绿色环保低碳水泥,适应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与防水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道路工程等。

    7家已使用低碳水泥技术的企业中,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与传统水泥生产方法相比,生产32.5等级的水泥,每吨成本可下降40~60元;生产42.5、52.5等级的水泥,每吨成本可下降80~150元,而二氧化碳排放量则每吨减少30%~50%,节约标煤45~68千克,所有技术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