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绿主妇”在社区当家 |
作者:钱蓓 石宏斌 文章来源:文汇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7 6:14:2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在家相夫教子,在社区引领环保潮流——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三村有一群“绿主妇”,她们把“当家”的智慧扩散到社区,在社区引领“绿色潮流”。从利乐包装回收到文明养狗倡导,主妇们引导着社区的低碳环保行动,在建设生态文明小区的过程中养成了“自治”精神,经过居委会的引导和支持,逐渐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 一张环保椅带来的灵感 主妇闲来无事到社区学校上课,看到一张用回收的利乐包装生产的环保椅,心里一动:小区内废弃的利乐包那么多,假如都能收起来做成长椅,不但让聊天、纳凉的居民有个休闲之地,也能减少小区的垃圾排放,顺带解决不少物业管理中的难题。 这个提议得到居委会的支持,2011年5月,居委会引导小区内10名家庭主妇成立了“绿主妇,我当家”行动小组。 主妇们最先看上的项目是“垃圾减量”。“绿主妇”设立了每月一天的垃圾回收日,每到这一天,主妇们纷纷上阵,接待、过秤、分类回笼、积分录入,忙得不亦乐乎,她们利用智能终端“零废弃回收卡”对每户家庭的回收量进行记录、跟踪和管理,最开始每月回收到的可回收再利用垃圾不足50公斤,现在每月可以回收到几百公斤。在她们的倡导下,近300个家庭领取了“零废弃回收卡”,养成了用垃圾回收积分换取环保用品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许多居民受到感染,也加入了“绿主妇”行动小组。 “教育一位母亲等于教育一个家庭,主妇们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到了低碳环保的意义。”居民区党总书记尚艳华介绍,为配合环保行动,社区成立了“绿主妇”工作室,专门邀请环保专家在社区学校给主妇们进行环保知识培训;暑假期间,环保专家特别开设了以“绿主妇——牵手青少年促垃圾减量”为题材的教育课程。在环保专家的引荐下,工作室与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签订了上海垃圾减量回收合作协议,制定了现阶段以塑料垃圾为主的一系列回收制度和管理制度。 签一份文明养宠物协议 2011年,上海养犬条例的制定引发了社会关于“文明养宠”的讨论,对社区来说,宠物管理不仅是个环保问题,也是非常现实的社区治理问题。于是,“绿主妇”们也对此进行了研究。 主妇丁阿姨提出:“小区内宠物越来越多,宠物随地便溺影响了小区环境,要进行有效管理,这也是我们环保工作的一部分。”“绿主妇”们和居委会商讨之后,决定由居委会协助召集饲养宠物的主人分批开会。通过几次专题会议,“绿主妇”与所有饲养宠物的家庭达成共识,签订文明饲养宠物的承诺书。按照承诺书,宠物在小区也要“文明出行”,主人们应该及时清理宠物便溺,避免影响公共绿化、卫生。 这一类的自治行动改变了不少居民“小区事务与己无关”的观念,主妇们激发了小区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居委会认为,“绿主妇”正在成为小区居民和居委会的纽带,她们不光可以在环保领域发挥作用,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 成立议事会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旨在充分发挥“绿主妇”自治功能的“绿主妇”议事会很快成立。19名议事会成员可以参与居民代表会议、小区事务联席会、听证会、妇女代表会等自治性会议,利用女性居民在小区活动中占主导力量的优势,受理居民诉求、调解邻里矛盾、参与小区管理。 梅陇三村位于徐汇区西南角,是始建于1990年的老小区,居民区内楼幢多、房型多、老人多、困难人群多、房屋出租多,因此社区管理要解决的问题也多。 近年来,社区私家车数量剧增,小区原有的通道已不堪重负,经常有私家车把绿化带的路缘石撞坏。老小区的布局也无法容纳突发事件应急车辆的通行。针对这些情况,“绿主妇”们在议事会上提出更换侧石、拓宽路面的建议。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街道的支持下,主妇们全体出动到居民家中发放意见征询表。 7号楼旁的绿化带移植问题争议最大,这栋楼左侧的绿地把社区主干道和一条小路隔开了,如果能将两条路打通,就可以使此地道路环通,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等的通行。议事会了解情况后,迅即开会讨论,召集“绿主妇”们在7号楼旁边对附近的居民进行宣传,讲事实,摆道理,耐心说服劝导,最终取得了居民们的同意,顺利更换侧石、拓宽道路。 本报记者 钱蓓 通讯员 石宏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