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海峡两岸学者聚昆研讨水资源利用
作者:刘超  文章来源:云南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7 23:41:4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如何保障云南供水安全?专家建议,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监测考核指标体系,制定流域和区域的水量分配方案,实行行政区域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日前,2012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在云南财经大学举行。研讨会由云南财经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主办,云南财大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和民革云南省委承办。来自海峡两岸的60余位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探讨了水资源利用、保护、管理以及水旱灾害防治、水电开发与移民安置等诸多重大问题,并建言献策。

连续干旱导致昆明供水形势严峻。(资料图) 翟剑 摄
连续干旱导致昆明供水形势严峻。(资料图) 翟剑 摄


  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李伯根介绍,我省近年来由于连续干旱,工程性缺水,水源保障能力不足问题突出。今年上半年,旱灾导致云南近600万人、360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秋冬播种农作物受灾面积达85%以上,林地受灾面积4300万亩,已造成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同时,用水结构不合理、用水效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污水排放总量逐年增加、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的问题仍突出。

  合理布局水利工程

  如何缓解云南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教授童绍玉分析,云南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有一半的州市存在资源性缺水问题,其中有13个州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工程性缺水问题,有7个州市存在管理性缺水问题,资源性缺水在滇中地区最突出,楚雄、大理、昆明、昭通、丽江5个州市则为严重缺水。

  童绍玉建议,从近期来看,应合理布局大中小微水利工程,提高供水能力;从中期来看,应在滇中资源性缺水区规划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增加供水能力;从长期来看,须提高水资源的管理能力,降低万元GDP用水量,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短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用水效率有待提高

  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段琪彩、黄英、王杰提出,云南资源性、工程性和水质性缺水并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特别是近年来的持续干旱,云南的严重缺水问题更加突出。其中,供水保障能力较弱,用水效率也有待提高。

  如何保障供水安全?3位专家建议,应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实现地表水、地下水、空中水以及城市非常规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快供水、排水、节水、治污等方面的全面管理;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监测考核指标体系,制定流域和区域的水量分配方案,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加强取水计量监管,实行行政区域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此外,建议建立用水效率考核指标体系,严格控制入河湖污染物总量,并加快水源工程建设。

  建设雨水集流工程

  多年来,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地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日益突出,土壤水库严重受损,水库截流蓄水能力下降,继而引发云南严重干旱。

  土壤本身即是巨大的蓄水水库。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子生教授以及硕士研究生邬志龙提出,在近些年云南省防旱抗旱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抗旱工程设施的建设上,这当然是很重要的方面,却忽略了“土壤水库”这一重要调控因素。由于独特的高原山区土壤性质,云南省“土壤水库”具有库容大、调蓄功能强的特点,对云南防旱减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建议,增加、保护土地覆盖植被,这是保护“土壤水库”的重要措施;推广坡改梯、等高条垦技术;适当深耕改土;推动建设雨水集流工程。其中,比如说雨水集流包括屋顶集流可供家庭用水、牲畜用水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