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三大类外来物种威胁南宁生态系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南宁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15 5:42:1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食人鱼

食人鱼又称食人鲳。2002年,位于南宁市人民公园的海底世界海洋馆先后从广东非法引进1200多条食人鲳,作为科普项目与市民见面。由于非法养殖未经批准进口的食人鲳,海底世界海洋馆最终受到有关部门处罚,“食人鱼馆”被查封,所有的食人鲳被掩埋处理。行动中,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在捕捞搬运食人鲳时被鱼咬伤。

之后,为杜绝食人鲳进入南宁市,保护江河生态环境,南宁渔政监督部门还对市场上非法销售、经营食人鲳的行为进行了全面整治。

去年11月,有市民在厢竹大道南宁花鸟市场发现,有宣称是“食人鲳”的水生物售卖。经专家鉴定,该市民买到的食人鲳实际是“淡水淡鲳”,是我国10多年前引进、目前已经形成产业的一种外来鱼种。当前,南宁各大花鸟市场尚未发现食人鲳踪影。

入侵程度:★★

危害程度:★★★★

原籍:南美洲中南部河流

食人鲳原产地为南美洲中南部河流,栖息于主流和较大的支流,河面宽广处,成鱼体长可达200毫米,以鱼类和落水动物为食,也有攻击人的记录。

食人鲳的品种很多,目前水族市场常见的是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品种,该品种全身呈龟绿色。

危害:破坏本土鱼类区系降低生物多样性

成群的食人鲳常将误入水中的动物在短时间内吃得只剩白骨,甚至攻击人类。除攻击性强外,食人鲳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不可低估。体质强壮、对水质要求不严的食人鲳在南方广大地区都能找到适宜其繁殖生长的气候条件和水体,一旦进入自然水域将打破现有的生物链,威胁本土鱼类,破坏当地的鱼类区系,降低生物多样性,对当地渔业资源和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三大类外来物种威胁南宁生态系统

巴西龟

三大类外来物种威胁南宁生态系统

南宁南湖、相思湖、仙葫开发区的蓉茉江甚至邕江沿岸均曾遭到水葫芦入侵(资料图片)

悄然入侵

外来生物三种途径“非法移民”

据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主要有人为有意引进、人类无意传播和自然扩散3种:

(一)人为有意引进:人们出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保护、观赏等目的有意引进某些物种,失去控制导致外来物种的泛滥成灾。如,我国作为牧草或饲料引进的水花生、水葫芦等。

(二)人类无意传播:主要包括随交通工具带入(豚草);随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带入(假高粱随进口粮食夹带传入);随动植物引种带入(毒麦随进口种子传入我国);国际游客及其行李带入(北美车前)。

(三)自然扩散:某些物种通过自身繁殖扩散和风力、水流、动物等途径进行的自然扩散。

不容乐观

南宁存在多种外来有害物种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解到,除了上述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外,目前南宁市内还存在有清道夫、巴西龟、松材线虫等外来物种。其中,清道夫已经在珠江流域泛滥成灾,松材线虫则为我国林业头号检疫害虫。而巴西龟如果不进行严格管理,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而据粗略统计,入侵南宁市的鱼类外来物种有七八种,林业害虫类外来物种有五六种。

外来物种入侵,动物很凶猛,植物也难缠。据了解,水葫芦是南宁市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

南宁市园林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小覃介绍说,相对于动物入侵,南宁市发生植物入侵的现象比较少,对生态的影响也不那么明显。

主要是植物生长一般都受地域环境的影响,适应能力没有动物那么强。此外,近年来,南宁市绿化树多用诸如扁桃、紫薇等本地树种,也大大降低了发生外来植物入侵的概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