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5只普氏原羚降生青海湖畔 已人工饲养繁殖15只 |
作者:王雅琳 文章来源:青海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15 11:28:5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青海新闻网讯 7月5日至10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氏原羚庇护所成功繁殖普氏原羚幼羚5只。截至目前,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实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15只普氏原羚。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做好2012年庇护所普氏原羚安全繁殖工作,防止出生幼羚受外界伤害,青海湖景区管理局安排人员在庇护所搭帐篷实施监测和看护。经过16天的连续监测,保证了普氏原羚繁殖期间成年雌性成功繁殖普氏原羚幼羚5只。 由于受人类活动、普氏原羚种群彼此隔离等因素影响,原本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及青海等地的普氏原羚种群数量目前仅存于青海湖周围的三州四县,科研人员发现其种群数量最高记录为约1200只。根据调查记录,普氏原羚在环湖地区主要有10个活动区域。这些区域呈不连续的间断分布,种群之间彼此隔离。为此,青海湖畔野生动物保护人员用多种方法在保护普氏原羚种群,比如,基因保存,人工繁育,在较近的种群之间开通普氏原羚专用通道等方法抢救这一濒危物种。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自然保护处调研员何玉邦介绍,2003年,我省成立“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当年,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例普氏原羚人工繁育,截至今年,已经成功人工繁育15只普氏原羚。青海湖景区管理局自2008年至2011年期间,累计从野外救护伤、病、残的普氏原羚26只。通过多年的救护,庇护所内的普氏原羚总数量达到28只。除实现野外救护职能外,专家还为每一只野外救护或者人工繁育的普氏原羚做了详细的档案记录,并做出了相关的谱系,是一种基因保存工作。这将为今后普氏原羚物种延续作出贡献。(作者:王雅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