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十一五”期间西藏环境保护机遇与挑战并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7 17:41:3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十一五”时期是西藏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凸显时期”。充分认识西藏环境保护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准确把握“十一五”期间我区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当前摆在我区政府职能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

  西藏污染物排放总量小,但生态环境脆弱,从总体上看,当前西藏的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尚未全面形成。

  “十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但是,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发展观仍占主导地位,仍处于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尚未全面形成。

  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西藏肩负着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任务。但是,西藏海拔4000米以上的土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86%,高原山地环境具有高寒性、干旱性、多变性,生态系统具有不稳定性、敏感性、易变性等脆弱性特征,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甚至不可能恢复。

  近30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西藏冰川消融退缩加快,湖泊、湿地退化、冻融侵蚀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此同时,由于幅员辽阔、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等原因,西藏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难度大,一些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

  此外,青藏铁路建成运营等基础设施完善后带来的人流、物流增加,将进一步推动藏医药业、旅游业、矿业等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产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加快发展势必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城镇环境压力加大,污染物排放量将进一步增加“十一五”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到2010年,西藏的城镇化率将达到25%,城镇人口将超过百万,城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幅增加。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弊端将逐步显露出来,城镇生活污水将成为西藏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城镇大气环境将面临着粉尘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的双重压力,城镇垃圾将成为困扰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矿物质能源的大量使用,将使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并产生新的大气环境问题。

  环境监管能力与环保要求相距甚远西藏还面临环境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强有力的环境保护统一监管机制等问题。环保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少且素质较低。特别是地市环保部门机构不健全。环境监督管理手段落后,全区至今还没有建成一个标准化的环境监测站,没有建成自治区环境保护宣教中心和环境信息系统。

  中央将西藏纳入国家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并提出了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开辟了重要途径。西部大开发战略强调加强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所有这些都为我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十一五”期间,西藏将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产业、特色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土地、矿产、藏药材和旅游等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生态压力将加大;有色金属矿物质、建材、特色饮品等工业发展,将导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呈上升趋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欠账问题将逐渐显现;广大农牧区生态环境脆弱,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繁重。同时,全区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境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维护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生态西藏已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区发展稳定的重要内容。力争到2020年,全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区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城乡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初步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努力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十一五”期间,西藏将重点实施自然保护区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天然林草保护、退化草地修复与游牧民定居、退化森林修复与防护林建设、沙化土地治理与矿山迹地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鼠虫毒害防治示范、重点发展区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能力建设、农牧区传统燃料替代和科技支撑项目与工程。全面整合环保、发改、财政、农牧、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气象等部门的力量,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合力,整体推进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我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维护重要生态功能,努力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牢固树立资源有偿、有序、有限的新观念,落实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把发展循环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污染防治与辐射环境管理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开展污染防治,切实加强辐射环境管理,着力解决社会普遍关注和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不断改善城镇环境质量,保障群众健康。

  “十一五”期间,西藏将严格环境准入条件,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的产业发展政策、污染物排放限制标准和排放强度要求,必须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遵循“以新代老”原则,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严格控制新污染产生。

  “十一五”期间,西藏将重点加强“一江四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尼洋河、年楚河和雅砻河)流域的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进自治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6地区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建设,制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收费标准和办法,力争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按照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区的要求,以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抓住西藏实施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重点加强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监管,着力解决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控制城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大部分地区环境质量得以保持或有所改善,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十一五”期间,西藏将建立健全环保机构,加快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尽快扭转环境监管不力的局面,有效增强环境保护部门的统一监管能力。

  大力加强环保系统机构和能力建设,力争到2010年,全区7地(市)都组建独立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机构,重点县设立环保机构。建设重点城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全区重点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系统、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系统。加强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改善环境宣教设备,提高环境宣教现代化水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