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内蒙古:生态转移缔造牧民新生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方新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21 10:58:5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内蒙古:生态转移缔造牧民新生活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生态移民不仅让牧民的生活更有保障,同时让草原环境也得到了优化。

  主题摘要:

  生态既是有形资源,又是无形资源,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既是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欠发达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后旗随着旗府搬迁这项建旗以来最大的生态转移工程,在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屏障的过程中,适时调整战略思路,把握生态转移重心,将生态自然修复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到了“生态立旗”的高度,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新途径。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内蒙古乌拉特后旗通过采取扶贫移民有土安置、就业安置、插花移民、教育移民、社会保障等方式,将生态恶化、超载过牧、工牧矛盾突出地区的无畜、少畜贫困牧户作为退牧转移的主要对象。如今,生态转移出来的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了。

  情景回放一

  到高忠霞家,装修一新的两室一厅宽敞明亮,高清电视、现代布艺沙发一应俱全、大理石茶几上多种水果新鲜诱人,色彩清丽的厨房干净整洁,今年30岁的周忠霞见有客人来,热情地端茶倒水。“真是想不到旗里会给我们再次分房,而且是楼房”,说到转移,已搬到新楼里的周忠霞心里有百种滋味。

  2001年,周忠霞一家与村里其它40多户牧民一起响应了旗里第一批移民政策,从乌拉特后旗原宝音图苏木(现巴音前达门苏木)红旗饲料地转移到呼和温都尔镇西补隆嘎查。近年来由于生活相对困难,受到了该旗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建设农牧民住宅楼时,将这批转移牧民又移到生活条件优越的镇里,给他们分了新楼房,入了社保、享受了低保,不愿到城里居住的牧民,在享受社保、低保的同时,留在西补隆嘎查从事农业生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