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安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明确13项主要任务 |
作者:程慧 文章来源:西安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8/7 9:37:3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西安市全面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工作规划(2012年-2020年)》明确了优化城市工业及交通布局、调整产业及能源结构、落实污染总量控制等13项主要任务。到2015年,全市主城区内工业企业全部迁出,实现所有排污企业持证排污。 2015年工业企业全部迁出主城区 优化城市工业及交通布局,按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原则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加快现有工业企业的“退城入园”,逐步将重污染企业从人口集中居住区搬迁至相关工业园。继续实行“公交优先”战略,鼓励绿色出行,发展以“免费自行车服务网络”为代表的绿色交通体系。 2015年,西安市主城区内工业企业全部迁出,在《西安市“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煤炭消费总量2369万吨的基础上,力争进一步削减到2106万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比例达到20%以上。 2015年,实现所有排污企业持证排污,新建项目按排放总量指标控制发展建设。2020年,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排污权交易平台。 2020年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车辆 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十二五”期间,适度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加速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到2015年,强制淘汰黄标车7.9万辆。到2020年,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车辆全部淘汰。2013年起,黄标车限行区域由一环路扩大至二环路内区域。2014年起,限行区域扩大至三环路内。 深化燃煤烟气污染防治。到2015年,城市主城区内除集中供暖设施以及20蒸吨以上除尘、脱硫、脱硝设施运行稳定的燃煤锅炉外,全面实行禁煤。2020年,拆除全市范围内不符合要求的燃煤设施。 年底空气监测子站建PM2.5监测系统 对严重违法、治理无望的排污企业坚决取缔关闭。 2012年建成空气质量监测超级站,提升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监测分析能力,年底前全市各国控环境空气监测子站全部配套建设PM2.5监测系统,基本掌握西安市PM2.5污染状况。 2013年底前,引入扬尘污染专业治理公司,建立市场化扬尘污染治理模式,提高污染治理成效。2012年底前,城市建成区主干道实现100%湿式机械吸扫。2015年底前,建成区所有道路湿式机械吸扫率达到80%以上。 取缔无油烟净化设施的夜市烧烤 实施有机废气污染防治,对石化、喷漆、印刷、服装干洗、电子、汽车维修等重点行业分步开展有机废气污染治理。在城市建成区内进行平面及立体广告制作,应对废气集中收集处理,禁止露天喷涂作业。对全市所有油库、加油站、油罐车实施油气回收治理。 今年起,深化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取缔无油烟净化设施的露天、夜市烧烤。新建居民楼需配套建设统一排油烟设施,并加装净化设施。 3年后形成“三环八带十廊道” 实施大水大绿生态工程建设,开展裸露地面硬化、绿化和屋面绿化。 2015年,初步形成“三环八带十廊道”绿化空间布局。“三环”即一环、二环、三环绿化景观带建设;“八带”即围绕西安城区八条河流建设的生态林带;“十廊道”即十条城市对外主干道的绿化景观带。2020年,城区绿地率达到38%,森林覆盖率达50%,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目标重点 2030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 昨日,《西安市全面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工作规划(2012年-2020年)》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提出,到2030年,我市环境空气中六项污染物全部达到“新标准”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 2015年PM2.5年均值 降至0.060毫克/立方米 根据《规划》,我市近期目标(2012年-2015年)为:优化城市、交通、能源、工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城市大水大绿工程建设,深化机动车尾气、扬尘、燃煤锅炉烟气、工业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农业生物质燃烧等重点污染源防治工作;建立符合“新标准”要求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评价、预测预警体系。2015年,PM2.5年均值降至0.060毫克/立方米;PM10年均值降至0.090毫克/立方米;NO2年均值低于0.045毫克/立方米。 远期目标(2016年-2020年)为:通过实施更加严格的综合调控和污染整治措施,全面提升环境空气质量。2020年,PM2.5年均值降至0.050毫克/立方米;PM10年均值降至0.080毫克/立方米;NO2年均值达到“新标准”二级标准限值(0.040毫克/立方米)要求。 远景目标为:到2030年,环境空气中六项污染物全部达到“新标准”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 城市建成区 重点控制机动车尾气 防控范围为:西安市行政辖区,坚持“分区防治”原则,对城市建成区重点控制机动车尾气、燃煤烟气和施工扬尘污染;对工业区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废气污染;对农业区重点控制生物质燃烧污染。 主要防控对象为机动车、燃煤设施、建筑工地、道路扬尘、废气排放工矿企业、餐饮单位等。 新闻背景 明年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 西安优良天气将减至180天 2013年起,我市将按照国家最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环境空气质量,预计空气质量年度优良天数将从目前的300多天减少到180天左右。 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剧 排放已达33.62万吨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西安市大气污染类型正在由以煤烟为主的单一型污染向以机动车尾气、燃煤烟气、施工扬尘等为主的复合型污染转变。 2011年交通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西安市三环路内道路两侧近地层面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较上年度增长11.6%,氮氧化物浓度较上年度增长5.4%,城区道路污染更加严重。截至今年6月,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50万辆,据测算其排放的污染物达到33.62万吨。按现有车辆发展速度,预计2015年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240万辆,按目前排放水平,污染物将增加17.8%,机动车排气污染问题将日趋严重。 明年“新标准”实施后 空气优良天数将减少 根据环保部规定,我市将从2013年起按最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评价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中主要污染物将由现在的三项(SO2、NO2、PM10)增加到六项,新增项目包括: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部分污染物标准限值也将更加严格。 根据我市近年来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及污染现状分析,预计六项指标中CO、O3、SO2的年均浓度均可达到“新标准”的二级标准,但PM2.5、PM10、NO2均超过“新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其中PM2.5超标问题最为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市空气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2013年按“新标准”评价空气质量后,预计我市空气质量年度优良天数将从目前的300多天减少到180天左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