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国旱灾面积是2008年2倍 全球粮食危机恐再现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8/20 9:37:3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G20会议将建议限制生物能源 为应对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和即将到来的危机,G20计划在8月27日召开一次紧急电话会议,讨论应对方案。G20还将于9月下旬举行有关粮食安全的国际会议。 据悉,有关生物燃料政策的国际讨论,将会是即将召开的这两次会议的焦点之一。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美国、欧洲以及其他国家的生物燃料政策持反对态度,希望这些经济体取消有关政策导向。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生产的玉米等谷类作物中,有40%的玉米用于制造生物燃料为汽车供能。在2009年美国出产的谷物、玉米中,有1.07亿吨用于制造生物燃料,与汽油混合为机动车提供动力来源,这个数字占美国粮食生产量的四分之一,而这些粮食足以养活3.3亿人。 生物燃料在美国的新能源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玉米变乙醇”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障美国能源安全。从2007年起美国政府就开始倡导生物燃料的生产,但此举却推高了全球粮食价格,这在2008年年初的世界粮食危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如何应对新一轮粮食危机 许多与粮食相关的智库和组织,近来都在研究如何应对新一轮粮食危机。比如,美国“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在本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了应对危机的6点建议。 首先,全美以及国际组织(如美国农业部、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世界粮食计划署及G20)应建立紧密协作机制,密切追踪国际粮食供给状况、价格、贸易额等,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异常波动迅速作出回应,打击农产品投机。 其次,停止“玉米变乙醇”等生物燃料政策。尤其是美、欧的生物燃料必须大幅削减,以增加国际粮食供给,缓解美国国内和全球粮食市场的压力。 第三,避免粮食出口禁令以及恐慌性购买。由于粮价上涨可能导致恐慌性购买和市场供求失衡,进而进一步推高粮价,有些国家因此有可能出台粮食出口限制政策应对危机。报告认为,各国应加强协调,避免这种出口限制政策。 第四,准备动用国家粮食储备,并将其与有关粮食安全的系列计划相融合。尤其需要粮食生产大国动用自己庞大的粮食储备,应对紧急情况,并将重点放在弱势群体。 第五,确保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开展紧急救援工作时有充足的资源备用。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食购买应优先得到保障。 第六,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和效率。必须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在下一个农业季度的农作物生产,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更易受到粮价飞涨的冲击。这些支持措施包括提供高品质种子、化肥、新农业技术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