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游村农民张振岭将村里的废坑塘治理改造,利用水面种植莲藕,在岸边种树、养鸡,用鸡粪喂猪,猪粪、塘泥肥树,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图为张振岭在莲塘施钾肥。 商风谦 张思强供图
◆许政 周迎久
河北省日前出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在全省确定5个重点区域,3年内投资16亿元,实施“2-2-1”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建设,促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达到90%以上。
■方案明确哪些重点? 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加快解决影响群众生活和健康的突出问题
河北省今年3月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区,期限为2012年~2014年。为此,河北省出台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方案》,并以此为契机展开了新一轮的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河北省环保厅自然生态处处长张文平告诉记者:“河北省出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方案的目的是通过规模治理、重点攻坚和示范引导,引领全省农村地区推进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加快治理、解决影响群众生活和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在藁城市蔬菜生态示范园区,记者见到了园区负责人李兰功。他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到处是腐烂的尾菜和落架的秧子,每年都要产生大量蔬菜残留物,不但污染环境,还为病原体扩散埋下了隐患。”
李兰功介绍说,为消除污染,园区目前正着手修建蔬菜尾菜发酵池,每天产生的蔬菜残留物都要集中到这样的池子里进行发酵,让废物变宝物,达到清洁生产的效果。他说:“清洁生产可以有效解决蔬菜残留物的污染问题和病源传播问题,再通过有效菌的处理,可进一步让废物再循环。”
在距离藁城市几百公里处的沿海城市秦皇岛,也同样面临面源污染难题。由于农药、化肥、农村垃圾、畜禽粪便无序处理,这个旅游城市的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
但记者日前在秦皇岛开发区却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随处堆放的垃圾不见了,农田和村庄附近建起了许多大大小小拦截池。
秦皇岛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主任何振辉告诉记者:“通过这项工作,无论是农药、化肥残留,还是村庄污染源都顺着坡道被拦截到池子里,进行集中清洁整治,最终可实现无害化处理。”
另外,秦皇岛市还加强了对北戴河区周边海域的生态专项管理,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和增殖鱼苗,逐步恢复海域生态平衡,先后在山海关、北戴河、昌黎以及北戴河新生区沿海投放20亿尾梭鱼、鲈鱼、河豚等重要经济水产品种。
“秦皇岛市增加了增殖放流的苗种数量和苗种品种,能够有效地增加海洋生物量,消除由于海洋沿岸经济发展带来的化学需氧量、无机盐过剩。”秦皇岛市农业局水域生态科长曹现峰说。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