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亦庄生态工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
作者:余荣华 王涛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8/20 22:34:4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人民网北京8月20日电(余荣华、王涛)8月20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二十周年暨生态工业园建设发展论坛在北京亦庄举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伯旭在会上介绍说,亦庄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工业体系,正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持续改善的良性循环。以水资源综合利用为例,2011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元GDP水耗5.8吨,不到全国的1/30。 张伯旭表示,近年来,北京亦庄紧紧围绕“战略产业新区、区域发展支点、创新驱动前沿、低碳绿色家园”的总体定位,把生态工业园建设与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陆续出台了多项推进生态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园中园发展模式、节水发展模式等。 以节水工作为例,多年来开发区一直把节水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坚持走“节流、开源、提质、循环”的水资源综合开发道路,节水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去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元GDP水耗5.80吨,是全北京市的1/5,不到全国的1/30。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将着力打造 “应用领先、技术领先、模式领先、规模领先”的水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到“十二五”末,实现万元工业产值水耗达到1.15吨,再生水使用比例达到50%。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5年开始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创建工作;2008年9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顺利通过环保部组织的专家论证;2009年1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发文,同意北京开发区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在国家三部委以及北京市各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从园区、企业、社会等各个层面上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落实各项生态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经过几年的积极创建,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工业体系,正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持续改善的良性循环。2011年4月,北京开发区顺利通过国家三部委组织的验收,正式被授予“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称号。 “星网工业园”是北京开发区园中园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以诺基亚为核心,由12家企业和1家物流公司共同打造了全球最完整、最具规模、最环保的手机研发制造产业链。企业在1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聚,资源、信息、物流高度整合,实现了研发、生产制造到物流配送的“零距离”、“零库存”。运输成本及包装材料用量大幅下降,每年可减少各种能源消耗相当于约4.5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8万吨,节约用水50万吨。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主管部门披露的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开发区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仅为0.114吨标煤,比2007年下降了18.56%;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仅为2.46 立方米,比2007年下降了31.62%。2007年-2011年,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COD、SO2、固废产生量等都呈下降趋势;北京开发区单位用地工业增加值均在20亿元以上,工业重复用水率、再生水使用率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逐年上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显著。 完善的生态工业体系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述负责人介绍说,今后一个时期,北京亦庄进一步推动生态化改造和产业升级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合理打造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完善生态工业链网,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提升综合竞争优势,积极创建 “国家级水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并着力健全生态文明保障体系,提升生态化建设管理水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