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生态效益比水产丰收更可喜
作者:金根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12 10:29:2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太湖银鱼今年喜获大丰收,预计年产量可达到2500吨,同比约增长35%,重新回到历史高位。这与近年来太湖水质逐步改善是分不开的。1990年,太湖银鱼年产量曾经掉到只有400吨的历史低点。(昨日苏州新闻网)

  据测算,苏州现有森林资源,每年发挥的生态价值达44亿元。提起生态效益,不少人也许会觉得有点“虚”、不那么实在,以至于对于44亿元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也可能还有人存疑,因为那些身边的绿色,毕竟只能看看而已。但是,近年来苏州太湖渔业以实实在在的数据告诉大家,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渔业资源的恢复、水产品产量的提高,是具有决定性的促进作用的。如果没有太湖水质的好转,那么对水质具有很高要求的银鱼,其产量就不可能逐年回升,重新回到历史高位,广大苏州市民也就不可能享受到太湖开捕之后,那么多质优价廉的水产品了。很显然,生态效益同样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要想取得生态效益,就必须在生态环境的持续保护和改善方面下足功夫。从太湖“零点行动”至今,苏州围绕太湖水质的好转,不知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一方面严格控制污染物增量,仅“十一五”期间,苏州全市就劝阻、拒批1588个拟建的高污染、高耗能项目,总投资超过340亿元;另一方面关停污染重、工艺和设备落后企业1653家。同时,投入500多亿元加强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仅用于东太湖网围拆除及渔民安置的费用,就以数亿元计。可以这么说,今天取得的太湖生态效益,是多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结果,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

  值得指出的是,生态效益是一种大效益、长期效益,因此必须摆脱短视的眼光,以及局部的、个体眼前利益的困扰。就拿太湖渔业生产来说,针对渔业资源的现状,如果不采取严格的休渔措施,让水产品、让鱼类得到必要的休养生息的话,那么肯定也就没有开捕之后的大丰收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来讲,与今年的太湖水产丰收相比,太湖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效益的显现,是更加可喜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