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整治农村环境强农惠农
作者:文萍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24 11:01:5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湖南省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特别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将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强农惠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措施。“十一五”期间,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村庄共计约4700个,受益人口数量超过915万人。湖南农村环境和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十一五”农村环保工作成绩辉煌

 

  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建立连片整治联席会议制度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早在2006年,省政府就在全国率先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环保工作的意见》,将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强农惠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措施。2010年,省政府成立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领导小组,建立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联席会议制度,以此推动各部门共同做好农村环保工作。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投入到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共计达到5.2亿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村庄共计约4700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1.8%,受益人口数量超过915万人。


  湖南省还积极推动全省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监督管理,部分地市编制了生猪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开展养殖污染执法检查;全省相继启动了一批污染治理项目,推动开展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推广应用畜禽养殖业污染零排放技术。


  农村环境纳入县域经济考核,考核办法增加“三治”内容


  湖南省通过加大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推进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共审查“两区一园”(即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森林公园)项目72个,对6个竣工建设项目进行了“三同时”验收,通报并处罚了10个违规建设项目。对非污染生态类项目,要求加大生态评价力度,并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内容。


  全省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2个,生态村8个;省级生态乡镇401个,生态村932个。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不断加强,进一步推动了基层的环境保护工作。


  湖南省环保厅积极组织和参与了自然保护区的晋级工作,共有乌云界、借母溪、衡山、六步溪等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数居全国第6位。


  湖南省通过开展了全面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共发现动植物种类共有6254种,统计出的湖南野生维管束植物5361种,基本摸清了全省生物多样性家底。


  环保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全力支持。湖南省环保厅通过与省县域经济办的沟通和协调,将工业污染控制水平、建设项目“三同时”和农村环境整治的内容纳入县域经济的考核。


  “十一五”期间,全省通过不断加大县域经济环保考核力度,一方面促进了环保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另一方面推动了县(市、区)党委政府对环保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


  在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整洁”基础上,湖南省环保厅建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办法中增加“三治”内容,即“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建议“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生态乡镇”、“生态村”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更加注重农村环境保护内容,将有利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进一步推进。不断提升湖南自然生态保护的影响力。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