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焦作探索农村环保新机制
作者:马燕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0/10 5:12:3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河南省焦作市有1800多个村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农村环境,2008年以来,焦作市先后有15个行政村利用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实施“以奖促治”项目和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总计投入资金2084.31万元,取得一定成效。

  部门联动资金专款专用

  焦作市各级领导十分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市人大、政协连续两年就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和检查;主管市长多次听取市环保、财政部门有关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并就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作出指示。成立了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有关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

  焦作市财政、环保部门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央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管理过程中,密切配合,联合开展工作,严格按照要求,精心组织项目申报,及时拨付资金。

  去年,为确保项目尽快实施,市财政、环保部门联合下发2011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资金预算通知,将495万元中央专项资金和198万元市级配套资金于2011年8月及时全面拨付到位,省级配套资金也按期下拨到位。

  为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焦作市财政、环保联合转发了省财政厅、环保厅下发的《河南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专款专用、专项核算的要求,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杜绝截留、挤占和挪用情况发生。

  焦作市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环保厅项目验收管理办法要求,组织包括农村环保技术、财务管理等专家组成考核验收组,对各年度的农村环境整治项目进行考核,使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真正落到实处。

  严格考核推动整治工作

  为深入有效组织实施和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焦作市建立了目标考核制度。

  焦作市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工作中,并与各相关县(市、区)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乡镇和村庄,推动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为全面掌握汇总整治项目最新进展情况,及时安排部署各阶段工作,焦作市建立了半月一调度、一月一汇总、一季一督导的工作机制。适时召开项目调度会和专题会议,听取各地项目进展情况汇报,针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推进项目建设。及时掌握工程进度,采取一周一督导的方式,研究分析困难,协调解决问题。环保、财政部门多次联合进行现场检查,督促指导项目整治工作稳步推进。

  为加强工作交流,推进整治工作有效实施,焦作今年5月分别选取整治工作得力、效果显著、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孟州市赵和镇上寨村、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两个整治现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现场观摩,进行经验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了项目整治水平和成效整体提升。

  增设机构拓宽监管领域

  农村环境监管力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确保农村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焦作市结合农村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农村环保机制,拓宽监管领域,全面推进乡镇办事处设立环保机构。

  目前,焦作市全面设立乡镇环保所(办),并在101个乡镇配备村级环保监督员1832人,使农村环境监管机制由原来的县、乡两级扩大为县、乡、村3级监管网络,建立起县、乡、村3级农村环境监管机制。

  焦作市强化基层环保机构职责,统一制定乡镇办事处环保所(办)和环保专干职责,建立了符合辖区实际的基层环保组织工作制度。印发《关于加强乡镇环保机构环境管理职能的意见》,充分发挥基层环保机构的环境监管作用。

  同时,制定下发《焦作市乡镇环保所(办)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市、县两级对各乡镇环保所(办)在环境宣传、污染整治、总量减排、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农村环境保护、依法行政、环境信访、环境监察8个方面的工作开展年度百分制考核和检查,并评出16个优秀环保所进行了表彰。

  焦作市通过环境整治项目工程建设,解决了部分整治村庄的工矿企业污染、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和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等主要环境问题,经过整治后,村庄的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有了大幅度改善。

  今年,焦作市还将对修武县云台山和沁阳市神农山两个景区的村庄社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达2500万元,涉及5个乡镇17个村庄,受益群众近5万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