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吉携手监测帕米尔高原生态 |
作者:黄建高 文章来源:今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0/15 8:45:3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伊塞克湖是此次科学考察的重点之一,中吉两国科学家已经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在伊塞克湖设立科学观察站共同研究。 ![]() 布兰那塔内部狭长仅能容纳一名科考队员勉强通过。 ![]() 散落在布兰那古塔周边的“突厥石人”。 本报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今晨电 (特派记者黄建高)昨天,2012天士力帕米尔高原科学考察探险队与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举行合作洽谈。双方在生态环境监测、咸水灌溉技术推广、矿产资源开发、考古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 2012天士力帕米尔高原科学考察探险队,在近半个月时间里跑遍了该国全部七个州,对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高山、冰川、湖泊、草原、河流等进行了全面考察。 当得知中国科学家在咸水灌溉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已获成功时,吉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萨吉耶夫非常感兴趣。他说,被称为“中亚明珠”的伊塞克湖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湖水含盐量高,对灌溉作物并不理想,当地依然缺水严重。希望与中方开展合作,把中方已经成熟的咸水灌溉技术推广到吉国,造福当地百姓。双方已初步达成共识,将在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和中南部地区推广此项技术。 中吉两国山水相连,很多地方的地貌环境、生态系统等非常相似。下一步双方科学家还将开展合作,共同在帕米尔高原及天山山脉的生态环境、冰川监测、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通过航拍、遥感技术手段,加强对冰川进行监测和评估,实行相关数据共享,共同研究,以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冰川加快消融问题。 此外,中吉两国科学家还将在伊塞克湖地区建立生态监测站,对湖区的水质、鸟类、生态环境等进行监测。并对伊塞克湖湖底进行打钻,通过湖底沉积物研究湖区的地质变化过程。同时,中吉两国考古专家也将开展合作,对碎叶城等古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遗址进行合作研究。本组摄影 本报记者 刘乃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