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程监控黑鹳繁殖
作者:汤军 张松柏  文章来源:北方新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0/18 6:41:0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报赤峰讯(记者 汤 军 通讯员 张松柏) 由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启动的《黑鹳繁殖行为学科研监测课题》,在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4个多月的科研监测之后,日前圆满结束。这是目前国内首次采用目标取样法结合全程视频监控对黑鹳繁殖进行的科研监测,尤其是这次获取的巨量全视频拍摄的影像资料,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高度评价,对黑鹳繁殖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据了解,黑鹳在自然界享有鸟类大熊猫和鸟类皇后的美誉,以其高贵典雅的身姿和无与伦比的羽毛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之一。目前在全世界仅有2000多只,中国境内就占了一半,属于极度濒危的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黑鹳对自然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容不得半点环境污染,所以赛罕乌拉成为中国仅存的少数几个黑鹳繁殖地之一。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该保护区与北京林业大学以鲍卫东博士为首的科研团队,于今年4月初开始对一对黑鹳夫妻及其所生育的4个小黑鹳进行科研监测,直到9月4日南迁为止。在监测过程中,科研人员日夜蹲守在掩体内,风餐露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全程拍摄记录了黑鹳夫妻孵卵、哺育、示范飞行以及小黑鹳破壳而出、取食练飞的全过程,获取了长达3000多小时的影像资料,全程视频记录了黑鹳生命诞生的全过程。科研人员还在黑鹳家庭南迁后冒着极大危险攀上悬崖观测黑鹳安在悬崖上的巢穴,获取DNA样本并测量鸟巢。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