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张掖市打造湿地生态之城 减少人为干预保持原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0/27 4:24:2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阴霾的天空映衬出张掖湿地的苍茫。中国网 傅阳 摄 

  阴霾的天空映衬出张掖湿地的苍茫

阴霾的天空映衬出张掖湿地的苍茫。中国网 傅阳 摄

  芦苇花。

  记者进入甘肃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参观采访时已接近中午时分,10月25日的张掖天空有些阴沉,四级左右的风力在湿地刮起,带来了沿甘肃河西走廊一线空气中少有的潮乎乎的感觉。

  领着记者参观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年轻导游是个23岁的小姑娘,她来到这里工作已经整整一年,她说最忙的时候在夏天,一天要讲解7、8次,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张掖湿地的价值在哪里?

  张掖湿地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位于甘肃张掖市甘州区城郊北部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为2.6万亩,主体位于城区北郊地下水溢出的地带,与城区毗邻。普遍认为,规划区内多样化的湿地类型,是张掖绿洲这一内陆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水源涵养和水资源调蓄、净化水质、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防止沙漠化和改善区域外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作为区域关键生态支撑体系,对于维护张掖绿洲及黑河中下游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的问题,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纲看来,答案则是高度概括的四点:独特形态、研究价值、保护意义及科普教育。

  湿地公园河流、湖泊、农田、库塘和沟渠等自然-人工复合湿地景观类型多样,形成了一个类型多样、空间格局丰富、季相变化显著的湿地区域。李纲介绍说,“特别是沙漠戈壁环绕之下绿洲湿地和生物景观的独特形态,强烈的地貌反差丰富性,对比越鲜明,带给人的体验和感受的冲击力就越大。”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形成与发育的成因独特,“特别是由潜水溢出带所涵养的大面积草甸湿地和内陆盐沼是该湿地公园所具有的独特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和很高的研究价值”,这是张掖湿地的第二大价值。

  张掖湿地植被与森林、草原和荒漠植被镶嵌分布形成绿洲生态系统,“这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具有典型性,世界范围内也有具有独特性,具有特殊的保护意义。”

  而张掖湿地生物类型多样、珍稀濒危水禽种类繁多,“有动物116种,植物195种,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普教育价值。”李纲说,这是张掖湿地的第四大价值。

  李纲告诉记者,张掖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已通过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组织的评审组的评审。评审组认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具备了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必要性和基本条件,在进一步修改完善总体规划后,建议将其纳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

  而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评审会正在张掖召开,李纲说,国家林业局等单位的专家及学者也给张掖湿地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就是要做到“湿地保护区内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尽最大的可能保护湿地原貌。”李纲说,这也是我一直想要坚持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