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秋收后 秸秆都到生态垃圾房“报到” |
作者:廖小兵 杨有成 文章来源:华西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6 5:58:2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2012年11月4日,广安市广安区虎城乡紫龙村的生态垃圾房。 广安市广安区虎城乡紫龙村秋粮丰收了,却看不到柴草乱堆乱放景象。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走在紫龙村宽阔的水泥路上,所见绿树清波与青瓦白墙交相辉映。那么,紫龙村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村民王和中说:它们都到“生态垃圾房”里去报到了…… 建起545个生态垃圾房 “我当初对建生态垃圾房有点意见,因为这个‘房子’,比我原来的住房都要漂亮。”70多岁的王和中说:“你看,这装垃圾的房子,都是用砖瓦砌的,要是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住房呢!这样好,到处看起都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谁也不好意思乱倒垃圾了!” 广安区一名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0年起,广安区就按照农村1个组设置2个垃圾集中收集点、1个村设置2个垃圾生态处理房,分片区设置1个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的原则。目前,全区已建垃圾集中收集点9120个、生态垃圾房545个、垃圾中转站59座。 10945名村级保洁员上岗 保持干净清爽的村容村貌,重要的是如何维护和管理,保证美好环境的持久长效。于是,乡村也出现一个特殊的岗位——“村级保洁员”。 原来,在建起生态垃圾房的同时,该区还建立了区、乡(镇)、村三级管理体系,区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所,乡(镇)建立环卫管理机构,村落实一名村干部负责本辖区环境卫生的日常监管。同时,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添购垃圾清运车和人力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施,区、乡镇两级财政安排资金保障保洁人员的工资。目前,该区已配备村级保洁员10945名。 各家各户卫生“三包” “农村自然条件很不错,山清水秀,现在环境卫生也好了,我们当然要更加珍惜了。”紫龙村村民李宏的一句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新村里村民都签订了《村民卫生公约》,各家各户对自家门前卫生实行“三包”。全村大清洁,家家搞卫生,已成为一种习惯。 不仅如此,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自觉做到了将柴草进院整齐堆放、家畜家禽圈内饲养。王和中说,以前村里的房前屋后、路边沟边,随意乱扔、乱堆的垃圾是到处可见,牲畜随地大小便也没人打扫,不小心还会踩中“地雷”。但是,现在大家似乎自觉养成了一个好习惯,要是谁乱倒垃圾,保准会被大家戳脊梁。 廖小兵 杨有成 华西都市报记者汪仁洪摄影报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