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产品3.0版本推介会在京举行
作者:周文超  文章来源:中广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14 6:13:0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中广网北京12月13日消息(记者周文超)2012年12月13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和国家气候中心联合召开了“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产品3.0版本推介会”。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对已经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认清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和减缓措施,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同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伴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强,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明显增强,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适应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带来的风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未来气候如何变化,这些变化对水资源安全、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等方面有着怎样的影响,需要科学界积极努力并做出合理回答,其中未来的气候发生怎样的变化是最为基础的问题。

  为了给国内从事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面的业务、科研人员及单位提供使用方便的中国和东亚地区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数据,2008年和2009年,国家气候中心组织相关业务和科研人员对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 AR4)的多个全球气候模式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未来气候变化数据进行了加工和处理,发布了“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1.0版)和(2.0版)”,数据集在多个部门进行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工作、省级气候变化应对方案以及区域和流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的编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2年12月国家气候中心的业务人员利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数据搜集小组提供的典型浓度排放情景(RCPs)下的多个全球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制作完成“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3.0版)”。

  但由于科学发展水平、模式模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的限制,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预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数据集仅可作为国家气候中心的业务产品,供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和适应相关业务、研究人员和机构参考使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