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建设美丽四川更需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
作者:李琼会 文章来源:四川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16 23:50:2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12月14日,宜宾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以下简称“省模”)八县二区和市级部门创建整改方案全部完成。今年8月,宜宾“省模”创建通过技术核查,专家组提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淘汰落后产能”等整改建议。“宜宾将增加低耗能产业比重,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换来最佳的发展效果。”(2012-12-15四川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指出,要加强生态建设,牢固树立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在笔者看来,这都为四川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同时也为四川各地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提供了强有力政策支持,使四川各地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信心更足,决心更大,措施更实,效果更明显。 截止目前,四川已有19个城市获“省级环保模范城”命名,而宜宾市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仅是四川“创模”的一个缩影。正如报道称,2005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8年来,四川省先后有50个城市(地级市的中心城区和县市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步入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行列。“环保创模”,引导各地完善发展思路和执政理念,改善城市环境,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 我们知道,人们所追求的幸福感,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在精神层面,生态文明就意味着全面发展、和谐共生的精神理念,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根,用生态为发展打底,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把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文明城市作为推进城市环保的抓手,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建设。 正如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25项考核指标,全市上下形成强烈的生态危机意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已不适应宜宾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干部共识。不仅如此,2006年,攀枝花提出“省模”创建申请,该市投入60多亿元完成攀钢烧结机、发电厂等500多个工业污染源治理。2008年底,攀枝花空气优良天比率取得历史性突破,达到90.2%,地表水达到Ⅲ类水质标准。2009年,攀枝花获“省模”称号。人居环境改善大,城市发展潜力更大。同样,雅安市提出要按照产业绿色化、资源循环化、生产生活低碳化、民居与环境生态化的“四化”要求,到2016年初步建成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也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 在笔者看来,发展是第一要务,生态也是第一要务,因此,建设美丽四川更需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宜宾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还是雅安市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实践,都必须用生态为发展打底,如果是离开生态来搞创建,那必将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重点抓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只有用生态为发展打底,才能把四川建成“美丽四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