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生态立市争雄长三角
作者:内详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24 7:08:5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镇江市16日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这意味着待考核结果通过环保部审议批准、公示程序后,镇江将成为全国第5个、江苏第4个获得“国家生态市”荣誉称号的省辖城市。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作为有着‘天下第一江山’美誉的镇江,一定要牢牢把握生态是最大的优势,坚持‘生态立市’,让生态环境成为镇江争雄长三角的独特资源。”镇江市委书记张敬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镇江工业化进程的初期,无论是南山还是北水,与之相伴的都是一大批化工、造纸、建材企业。

  2007年11月,为减少污水排放,镇江痛下决心,关停金河纸业制浆生产线,引发全城震动:不仅因为金河纸业是有着50多年历史的大型国企,更重要的是,就在关停之前,它的纸浆业务在国内市场仍然供不应求。“十一五”以来,全市书面否决项目环评文件109件,劝退或建议另行选址项目230件,总投资约120亿元的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被拒之门外。位于城区的焦化煤气集团等一批污染企业被整体搬迁或关闭。

  一手做减法,一手做加法。在镇江新区,2006年落户的江苏“恒顺达”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将地沟油、非食用的各种动植物油脂等回收后,下转A6版

  上接A1版 “变魔术般”生产出高品质生物柴油、燃料油、重油以及棕榈酸甲脂。去年一年,“恒顺达”成功将11万吨地沟油转化成10万吨生物柴油。2011年,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与海洋工程五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408亿元,实现销售1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7%和54.5%。镇江的产业结构正向“高、轻、尖”转型。

  今年6月起,镇江再掀“东部治气”行动:市环保局对31家企业下达整改任务,并对异味较严重的7家单位派设环保驻厂监督员。市委书记张敬华和市长朱晓明、分管副市长胡宗元就此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整改企业3个月内必须整治到位;短期内无法解决污染问题的企业实施关停……

  在镇江西部,水污染压力历来较为严峻。今年5月,镇江对高资化工园内11家企业拿出个性化整治菜单:加快技改、加强治理、严格监管,调整经营范围、严格环保措施、限制发展……短短5天内,整个化工园区内就有6家企业停产。

  云台山,是镇江城内一座小小的山头。居住在山脚下的杨恒网说,“过去,一到雨季,云台山常常发生山体滑坡,山下破屋林立。”2009年,镇江启动“显山”工程,投资5000多万,对城区11座山体实施全面整治改造。云台山脚下,近年来保护开发的西津渡古街区,正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

  “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未来要将城区26座山体全部打造成‘开放式公园’。”镇江市国土局地质环境管理处处长倪俊透露。从北水之滨,到南山脚下,曾经破败脏乱的长江之畔,如今不仅成为市民公园,更是展示镇江历史文化的一条天然长廊。

  镇江市市长朱晓明告诉记者,“未来镇江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力度不仅不会减,而且还会再加大。我们的目标是把镇江真正打造成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

  本报记者 晏培娟 杭春燕 本报通讯员 李 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