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藏那曲生态环保建设见实效 “保”出蓝天碧水 |
作者:谢伟 文章来源:西藏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1 9:45:1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2012年以来,西藏那曲地区切实加强领导,细化相关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扎实推进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环境权益,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 为保护好地区各乡(镇)饮用水源地,确保群众饮水安全,2012年,那曲地区组织开展了饮用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对19个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环境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向水源地所在乡镇反馈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并督促尽快完善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和打桩定界工作,设立保护区边界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和牲畜进入;组织人员及时清除水源地周边的生产生活垃圾,向周边群众宣传饮用水安全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投资497.7万元,实施了那曲、聂荣、申扎、班戈、嘉黎、索县6个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项目。 那曲地委、行署把那曲镇定位为藏北草原生态城市,不断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城镇生态环保体系建设。 一是在城镇周边建立“三山、三河、三景”绿色屏障系统生态功能保护区,把城市周边纳入那曲乌尔古查姆雄草原生态保护区,总面积达70平方公里。二是在城镇三个入口规划建立草原、湿地、山体三大公园。目前,城南草原生态公园、城北镜湖湿地公园已初步建成,新建了生态观光亭、生态观光帐篷、人工湖及游客步道等附属设施。三是在城镇内规划建设了草原精灵广场等3个生态广场,实施了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有条件的单位还建设了生态园,干部职工亲切地称它为“氧吧”。四是对农贸市场、超市、批发零售店、饭店宾馆等重点场所集中开展大型执法活动,从源头切断了白色污染物进入消费渠道;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地区干部职工、环卫工人以及在校师生对监管薄弱区域的白色垃圾进行了3次集中清扫,清除白色垃圾30余吨,为城区各居委会协调解决垃圾箱10个。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二期工程顺利通过了自治区验收,完成了麦地卡国际重要湿地监测站建设任务,昂孜错—玛尔下错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正在建设中,那曲中部草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一期工程通过初验。地区环境监测楼改扩建项目和除双湖区以外的10县环境监测站、执法业务用房项目已完成各项前期工作。总投资1110.99万元实施了那曲地区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工程,目前一标段工程已经完工,二标段完成总量的70%,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投资1892.11万元实施了那曲地区垃圾填埋场工程,目前日处理垃圾量320吨,在改善那曲镇环境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那曲地区各级驻村工作队进一步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切实增强牧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并与牧民群众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落实环保责任,确保草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去年采挖虫草期间,各县(区)、各有关部门把草原生态保护纳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教育引导牧民群众采挖虫草时将破坏的草皮回填踏实,并带走生活垃圾,严禁随意丢弃。在实施乡村基本项目建设、公路养护与建设、群众建房等项目时,引导群众到指定地点作业,严禁在公路沿线乱挖滥采。加大乡镇、村生活垃圾处理,要求乡镇、村生活垃圾必须倾倒到指定地点,并进行填埋,严禁随意丢弃破坏草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