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迷失的江湖》荣获国内大奖 江豚之殇惹人流泪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楚天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4 14:47:3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江豚纪录片 刚结束的长江江豚科考宣告江豚进入“极危”。对江豚命运的忧思,让纪录片导演吴晓平扛起摄像机,拍摄出新片《迷失的江湖》。 截至2012年12月底,该片先后荣获中国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等4项国内外大奖,近期该片还将赴多哈角逐自然环保纪录片大奖。昨日,吴晓平首次向记者讲述了该片背后的感人细节。 两滴眼泪不一样的情愫 江豚“阿宝”眼角流出的泪水曾让无数人动容。“在中科院水生所白暨豚馆人工养育7年后,2010年‘阿宝’被送往天鹅洲白暨豚保护区,我用镜头记录了这一滴泪水。”导演吴晓平介绍,‘阿宝’的智力相当于3岁孩童,与人类已有深厚感情,可能在放养的那一刻会有被抛弃的感觉,或者说它也在为自己的命运担忧。 同样让吴晓平记忆深刻的是豚类保护专家、水生所王丁研究员的一滴泪水。2002年7 月14日,在武汉生活了近23年的白暨豚“淇淇”安详逝去,当时守候在“淇淇”身边的王丁黯然留下泪水,一个科学家对一个自然界生命的深厚感情随之被定格。 三秒时间记录江豚出生 江豚母子晶晶和乐乐 在豚类研究过程中,江豚的繁育过程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2008年雌豚“晶晶”在水生所白暨豚馆待产,吴晓平成为现场唯一进行视频记录的人。“镜头中3秒钟的时间,我用3台机器保持了3个多小时才拍摄下来。”吴晓平清晰地记得,在那3秒钟后,江豚宝宝“乐乐”来到了这个世界。 然而不幸的是,“晶晶”生产后不久病逝,几个月大的“乐乐”无法进食。吴晓平介绍,医学院的专家专门研制了人工奶水,来模拟江豚奶水的成分,但是仍无法满足小江豚的需求,最终没能救活“乐乐”,这让科学家们陷入悲痛和自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