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PM2.5治理技术指导政策将出
作者:钟正保  文章来源:江苏经济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3/18 10:47:2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15日在两会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要重点地抓好重污染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针对重污染地区“出重拳、用猛药”,而且还要打组合拳,加强治理。据透露,环保部将于近期出台《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作为PM2.5治理技术指导性文件。

  今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反复出现雾霾,大气污染十分严重,给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群众的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吴晓青指出,产生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有不利气候条件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环境问题的显现,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污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主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等多种原因造成一些大中城市的雾霾不断发生,尤其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出现的频次和程度最为严重。

  分析来看,这三个区域,虽然国土面积仅占我国国土面积的8%左右,却消耗全国42%的煤炭、52%的汽柴油,生产55%的钢铁,生产40%的水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排放量均占全国的30%,单位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区的5倍以上。这些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既加剧了PM2.5的排放,更加重了霾的形成。监测表明,这些地区每年出现霾的天数在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

  “由此可见,我国已经为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如果不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不尽快调整产业结构,不尽快改变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要想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将非常困难。”吴晓青说。

  吴晓青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尽快采取行动,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有所作为。下一步要重点做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实施好第二阶段的国家环境空气网的建设。继去年全国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建成之后,今年将在全国116个城市建成440余个国家空气监测点位。到今年年底,第二阶段的建设任务完成之后,我国将有190个城市近950个监测点位组成的国家空气监测网投入运行,并且实时发布监测数据。同时,今年内环保部将督促国控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信息向全社会公开,这项准备工作已经开展。国控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信息的公开便于公众获取全面、及时的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环保部门也将依法做好监督性监测工作,同时接受社会的监督。

  二是更要突出重点地抓好重污染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将在重污地区实施大气污染物的特别排放限值,进一步深化机动车污染治理,和深化机动车污染治理。

  三是强化依法治理。积极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推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快落实大气污染治理责任;确保环保部门切实履职到位。

  吴晓青还表示,环保部正在组织国内大气环境科学界的知名专家和院士,开展设计前期论证工作,同时也在积极协调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项目能够早日启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