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清明祭祀也能环保零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11 8:45:2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他山之石

  哈尔滨:排队使用祭祀鼎焚烧桶

  在哈尔滨,刚刚过去的这个清明节带给人们与往年不一样的感受——冥纸摊销量减少,鲜花店生意火爆,街头纸灰飞扬减少,冰城持续良好空气……市民自觉排队使用“祭祀鼎”成为文明一景。

  堵不如疏。烧纸祭祀作为一种传统习俗,目前还不可能马上根除。对此,哈尔滨在大力倡导文明祭祀的同时,也努力为传统祭祀找到文明出口,今年大力推广的祭祀鼎和焚烧桶就是其一。全市共沿街设立了100个祭祀鼎和2000个焚烧桶,数量分别是去年的10倍和20倍。与此同时,近千名志愿者也走上街头,引导市民文明祭祀。许多市民都能自觉排队,在鼎或桶内烧纸,“满街烧”的现象明显减少。

  北京:网上祭英烈 微博传文明

  今年,北京市东城区将4月1日至5日定为殡葬法规宣传周,并在此期间开展主题为“绿色清明,文明祭扫”的清明宣传活动。文明祭祀宣传册首次发到社区,宣传册详细介绍了殡葬服务机构、殡葬管理条例、清明节小知识等9项内容,同时还提出了“家庭追思”、“鲜花祭扫”、“踏青祭扫”等文明祭扫方式,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新时代的殡葬祭扫。

  海淀区开通“文明海淀”微博,进行“忆英烈,话文明”微话题互动讨论,引导网民“网上祭英烈,微博传文明”。同时,在海淀中小学中广泛开展“寄给天堂的一封信”活动,让孩子们以书写理想抱负,记录心路历程的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和祖先亲人的热爱和怀念。

  居民还可通过八宝山在线网站、“96156”社区服务网站,在网上墓园、网上纪念馆完成对先人的网络祭祀。

  大连:殡仪馆推出时空邮箱祭祀

  在大连,远离家乡不能回家的在校大学生却用环保零碳的祭祀方式,让清明祭祀散发出“文明范儿”、“时尚范儿”。

  4月5日,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的56名单车爱好者骑行40公里来到旅顺的“八一”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骑车不仅环保,还可以锻炼身体,以新方式缅怀先烈,更有意义。

  家在山东省潍坊市的辽宁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小赵不能回家同家人一起祭祀,前两天偶然看到了潍坊市第二殡仪馆推出时空邮箱的祭祀形式,于是他把想念和哀思都通过卡片邮寄给逝去的亲人。手机微信等也成为了人们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平台。小李加入了一个叫“清明节祭祀”的微信公共平台,为去年去世的奶奶选择了一块墓碑,送去祝福;同时他还加入了一个微信群,群里都是清明不能回家的大学生,大家在一起上传照片,回忆与已故亲人的往事,相互感受着浓浓的思念和最真挚的感情。

  安顺:免费领取树苗花苗种植

  为了防止烧香点蜡、燃放鞭炮等祭祀形式污染环境、引发森林火灾,贵州省安顺市启动“绿色清明,文明祭祀”活动,倡导广大市民行动起来,做一个绿色祭祀的传播者。活动在安顺城区各大广场同时开展,向过往行人发放苗木和花种,同时发放森林防火、创建文明城市宣传资料,倡导广大市民植树祭祖、鲜花寄思,除陋习、树新风。市民可到市林业局设置的发苗点凭有效证件免费领取树苗和花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