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连云港市推进环保工程 实施生态建设
作者:作光摘  文章来源:连云港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12 15:39:04  文章录入:jcz6403  责任编辑:ahaoxie

    推进环保重点工作,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全市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气清”美丽港城的首要任务。市城乡建设局今年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强势推进环保重点工作、实施生态建设、打造美丽港城。

    生活污水扬尘得到有效治理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市城建部门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截污减排能力。目前,市区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提升泵站27座,建成污水管道总长420公里,污水处理总规模达23.5万吨/日。在建徐圩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土建主体工程,开发区西北组团污水处理厂已完成设计等前期工作,将开工建设。四县县城已建成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4座,污水处理总规模达7万吨/日。

    积极开展文明工地创建,工地扬尘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制定《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办法》,加大工地扬尘整治力度。主城区施工现场实行全围挡,工地裸土实施全覆盖,设置车轮清洗台,严控工地车辆轮胎带泥出入,拆迁工地做到喷淋或湿法作业。同时加大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推广力度,去年,实现全面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推广使用396万立方,比上年同期增长10%;预拌砂浆首次在全市推广使用,全年使用3.5万吨。同时,农村散装水泥同步发展。去年全市共创建省级安全文明工地65项,创建市级安全文明工地123项,建筑施工文明水平显著提升,施工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村庄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

    狠抓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美丽乡村行动。去年根据省村庄环境整治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按照“目标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的要求,制定下发《连云港市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等文件,细化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职责,严格督查推进,全面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全年共投入村庄环境整治各类资金62176万元,完成整治村庄1037个,其中整洁村713个,一星级村庄294个。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村庄道路、排水、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完善,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提升。

    投入建设,补齐污水处理短板

    今年,市城乡建设局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着力实现环保重点工作新的突破。今年,市城乡建设局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该局将继续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3000万元新建污水管道10公里、污水提升泵站1座;投资1100万元完成南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连接工程,确保6月底前稳定运行。

    同时还将指导各责任主体结合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分步实施污水收集管网,逐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效率。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省、市以奖代补资金的支持,加快配套污水管网建设。督导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至“十二五”末,争取基本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今年全市将开工建设2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其中赣榆县、东海县分别开工建设6座乡镇污水处理厂,灌云县和灌南县分别开工建设4座污水处理厂。推进三星级康居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环境。

    工地与村庄整治齐头并进

    今年全市计划完成2024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城建部门将进一步提升标准,强化指导。加强市、县、乡、村整治业务培训,组织设计单位对口进行现场指导,对照整治标准,结合具体村庄实际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整治标准落实到位。突出整治提升,该局将全力实施“六整治 、六提升”,即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疏浚河道沟塘,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绿化美化水平、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道路通达水平、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村庄环境管理水平。并将进一步优化方案,立足自身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对重点村庄进行专题研究,优化整治方案,挖掘地方特色,力争打造一批具有文化、地域、民俗等方面特色的村庄。

    围绕建筑工地管理,做好工地扬尘整治。城建部门将全面开展“工程管理无通病、工地生产显文明”创建活动,突出做好工地扬尘整治控制规范化、长期化管理工作。同时,研究创优目标制度、优质优价制度(创优奖励制度、招投标加分制度),实现市场与工地现场管理挂钩,打造文明工地,建设示范工程。进一步加强散装水泥管理。落实《江苏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连云港市市区建设工程使用预拌砂浆实施细则》,推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科学发展,继续组织创建“江苏省发展散装水泥示范乡(镇)”,提高工程质量、促进节能减排。(推进环保重点工作,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全市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气清”美丽港城的首要任务。市城乡建设局今年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强势推进环保重点工作、实施生态建设、打造美丽港城。

    生活污水扬尘得到有效治理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市城建部门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截污减排能力。目前,市区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提升泵站27座,建成污水管道总长420公里,污水处理总规模达23.5万吨/日。在建徐圩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土建主体工程,开发区西北组团污水处理厂已完成设计等前期工作,将开工建设。四县县城已建成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4座,污水处理总规模达7万吨/日。

    积极开展文明工地创建,工地扬尘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制定《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办法》,加大工地扬尘整治力度。主城区施工现场实行全围挡,工地裸土实施全覆盖,设置车轮清洗台,严控工地车辆轮胎带泥出入,拆迁工地做到喷淋或湿法作业。同时加大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推广力度,去年,实现全面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推广使用396万立方,比上年同期增长10%;预拌砂浆首次在全市推广使用,全年使用3.5万吨。同时,农村散装水泥同步发展。去年全市共创建省级安全文明工地65项,创建市级安全文明工地123项,建筑施工文明水平显著提升,施工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村庄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

    狠抓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美丽乡村行动。去年根据省村庄环境整治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按照“目标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的要求,制定下发《连云港市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等文件,细化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职责,严格督查推进,全面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全年共投入村庄环境整治各类资金62176万元,完成整治村庄1037个,其中整洁村713个,一星级村庄294个。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村庄道路、排水、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完善,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提升。

    投入建设,补齐污水处理短板

    今年,市城乡建设局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着力实现环保重点工作新的突破。今年,市城乡建设局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该局将继续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3000万元新建污水管道10公里、污水提升泵站1座;投资1100万元完成南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连接工程,确保6月底前稳定运行。

    同时还将指导各责任主体结合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分步实施污水收集管网,逐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效率。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省、市以奖代补资金的支持,加快配套污水管网建设。督导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至“十二五”末,争取基本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今年全市将开工建设2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其中赣榆县、东海县分别开工建设6座乡镇污水处理厂,灌云县和灌南县分别开工建设4座污水处理厂。推进三星级康居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环境。

    工地与村庄整治齐头并进

    今年全市计划完成2024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城建部门将进一步提升标准,强化指导。加强市、县、乡、村整治业务培训,组织设计单位对口进行现场指导,对照整治标准,结合具体村庄实际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整治标准落实到位。突出整治提升,该局将全力实施“六整治 、六提升”,即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疏浚河道沟塘,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绿化美化水平、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道路通达水平、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村庄环境管理水平。并将进一步优化方案,立足自身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对重点村庄进行专题研究,优化整治方案,挖掘地方特色,力争打造一批具有文化、地域、民俗等方面特色的村庄。

    围绕建筑工地管理,做好工地扬尘整治。城建部门将全面开展“工程管理无通病、工地生产显文明”创建活动,突出做好工地扬尘整治控制规范化、长期化管理工作。同时,研究创优目标制度、优质优价制度(创优奖励制度、招投标加分制度),实现市场与工地现场管理挂钩,打造文明工地,建设示范工程。进一步加强散装水泥管理。落实《江苏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连云港市市区建设工程使用预拌砂浆实施细则》,推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科学发展,继续组织创建“江苏省发展散装水泥示范乡(镇)”,提高工程质量、促进节能减排。推进环保重点工作,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全市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气清”美丽港城的首要任务。市城乡建设局今年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强势推进环保重点工作、实施生态建设、打造美丽港城。

    生活污水扬尘得到有效治理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市城建部门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截污减排能力。目前,市区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提升泵站27座,建成污水管道总长420公里,污水处理总规模达23.5万吨/日。在建徐圩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土建主体工程,开发区西北组团污水处理厂已完成设计等前期工作,将开工建设。四县县城已建成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4座,污水处理总规模达7万吨/日。

    积极开展文明工地创建,工地扬尘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制定《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办法》,加大工地扬尘整治力度。主城区施工现场实行全围挡,工地裸土实施全覆盖,设置车轮清洗台,严控工地车辆轮胎带泥出入,拆迁工地做到喷淋或湿法作业。同时加大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推广力度,去年,实现全面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推广使用396万立方,比上年同期增长10%;预拌砂浆首次在全市推广使用,全年使用3.5万吨。同时,农村散装水泥同步发展。去年全市共创建省级安全文明工地65项,创建市级安全文明工地123项,建筑施工文明水平显著提升,施工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村庄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

    狠抓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美丽乡村行动。去年根据省村庄环境整治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按照“目标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的要求,制定下发《连云港市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等文件,细化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职责,严格督查推进,全面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全年共投入村庄环境整治各类资金62176万元,完成整治村庄1037个,其中整洁村713个,一星级村庄294个。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村庄道路、排水、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完善,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提升。

    投入建设,补齐污水处理短板

    今年,市城乡建设局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着力实现环保重点工作新的突破。今年,市城乡建设局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该局将继续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3000万元新建污水管道10公里、污水提升泵站1座;投资1100万元完成南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连接工程,确保6月底前稳定运行。

    同时还将指导各责任主体结合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分步实施污水收集管网,逐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效率。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省、市以奖代补资金的支持,加快配套污水管网建设。督导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至“十二五”末,争取基本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今年全市将开工建设2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其中赣榆县、东海县分别开工建设6座乡镇污水处理厂,灌云县和灌南县分别开工建设4座污水处理厂。推进三星级康居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环境。

    工地与村庄整治齐头并进

    今年全市计划完成2024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城建部门将进一步提升标准,强化指导。加强市、县、乡、村整治业务培训,组织设计单位对口进行现场指导,对照整治标准,结合具体村庄实际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整治标准落实到位。突出整治提升,该局将全力实施“六整治 、六提升”,即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疏浚河道沟塘,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绿化美化水平、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道路通达水平、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村庄环境管理水平。并将进一步优化方案,立足自身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对重点村庄进行专题研究,优化整治方案,挖掘地方特色,力争打造一批具有文化、地域、民俗等方面特色的村庄。

    围绕建筑工地管理,做好工地扬尘整治。城建部门将全面开展“工程管理无通病、工地生产显文明”创建活动,突出做好工地扬尘整治控制规范化、长期化管理工作。同时,研究创优目标制度、优质优价制度(创优奖励制度、招投标加分制度),实现市场与工地现场管理挂钩,打造文明工地,建设示范工程。进一步加强散装水泥管理。落实《江苏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连云港市市区建设工程使用预拌砂浆实施细则》,推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科学发展,继续组织创建“江苏省发展散装水泥示范乡(镇)”,提高工程质量、促进节能减排。(梁波  李如刚)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