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生态建设用数据“说话”
作者:内详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13 8:39:1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作为全国第一个以“生态”命名的开发区,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看浐灞生态区在生态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新增水域湿地面积13161.45亩

  浐灞生态区以“河流治理推动区域发展,新区发展支撑生态建设”为理念,新建河流亲水岸线共53.6千米,河岸植被修复长度共68.3千米,区域新增水域湿地面积达13161.45亩。截至目前,浐灞生态区水域湿地面积共17700亩,其中河流水域及河漫滩湿地面积达14895亩,人工湖泊湿地面积达到2805亩。

  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5%

  截至目前,区内已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从零提高到41.5万吨/日;共建成配套市政污水管道79千米,辖区内的污水集中处理率已经超过95%;共建成市政中水供水干管长度59.48千米,区域年使用中水量超过450万吨。经过污水净化处理,浐、灞河水环境质量从建区前的“劣五类”基本恢复到“地表三类”水平。

  新增公共绿地7743亩

  截至目前,浐灞生态区新增公共绿地面积7743亩,区域常住人口人均新增绿地面积达18.9平方米。

  鸟类种类增加到200多种

  随着浐灞生态区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及湿地水域面积的增加,为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生境,区域生物多样性得到了迅速恢复。如今,浐灞生态区内鸟类的种类已由2005年的76 种增加到现在的200种,其中包括东方白鹳、黑鹳、金雕、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被子植物由167种增加到204种。

  负氧离子日常含量2000到6700单位

  随着浐灞生态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的不断推进,区内空气清新指数直线上升,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如今,浐灞生态区内的平均气温较市区低3.5摄氏度,负氧离子日常含量达到2000到6700单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1000单位的标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