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阿勒泰:铺开生态发展美丽画卷
作者:刘枫  文章来源:新疆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28 11:23:0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阿勒泰市城市一角的秋景。

  阿勒泰市阿拉哈克乡2万亩戈宝红麻郁郁葱葱,昔日戈壁荒漠变成了一片绿洲。这是阿勒泰地区实施“环保优先,生态立区”战略,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带来的变化。生态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金山银水间徐徐展开。

  阿勒泰地区是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新疆生态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新疆生态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新疆乃至中国的重要生态屏障。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阿勒泰地区从保持和发展生态优势出发,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快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阿勒泰地区积极探索以地方立法提高工作强制力,率先在全疆完成生态环保法律条例。今年3月,通过地方立法制定的《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

  坚持生态立区、生态兴区。阿勒泰地区针对绿色优势和资源,从空间上布局产业,北部发展绿色旅游,两河流域发展农牧业深加工,打造全国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生态林。目前,全地区拥有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50余家,种植沙棘、戈宝红麻等生态经济林27万亩。

  阿勒泰地区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发展清洁能源,下大力气推进生态建设。三年来,投资16.65亿元,实施了18项生态水利工程。4月11日,克孜加水利枢纽工程开闸通水,扩大了灌区面积。

  春日的阿勒泰草原,处处呈现“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景象,这是草原生态保护结出的硕果。短短三年间,全地区投资6.8亿元,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工程,通过推行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划区轮牧、禁牧休牧等措施,大大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据最新监测显示,河谷平原区草地植被覆盖率平均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草层高度提高50%-80%。

  同时,阿勒泰地区把牧民定居作为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减轻草原生态环境压力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通过不懈努力,全地区累计定居牧民1.4万户,定居率达41%,牧民人均增收550元,牧民从生态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矿山是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阿勒泰地区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永续发展之路,加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喀拉通克铜镍矿、阿舍勒铜矿迈入国家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行列。力争到2015年,把现有193座矿山企业全部建成绿色矿山。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成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高高耸立的将军山,就是一座绿色丰碑,干部群众上山义务植树55万多株,绿化面积5500余亩,使昔日“秃子山”变成如今大青山。三年来,全地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1万亩,年均造林10万余亩。

  今年,阿勒泰地委、行署高起点大手笔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启动百万亩饲草料基地、百万亩生态林和千万亩荒漠草场修复工程建设。通过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确保水碧天蓝,长久造福阿勒泰人民。

专家点评

  陈亚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阿勒泰的金山银水,是这一地区发展的现实优势,更是各族人民的长远福祉,蕴含着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只有沿着“两个可持续”道路坚持走下去,才能永葆山川秀美和碧水蓝天。

  大事回放

  1.2010年10月,阿勒泰地区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2.2010年12月,国务院制定出台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阿勒泰地区全境确定为阿尔泰山地草原生态功能区。

  3.2011年9月,张春贤同志在阿勒泰调研时提出“保护生态、放大优势、突出民生、形成特色、创先争优”二十字方针。

  4.2012年7月,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在阿勒泰召开,提出将阿勒泰地区打造成新疆“两个可持续”示范区、建设代表新疆的重要“会客厅”的定位。

  5、2012年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资源型城市与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及棚户区改造工作座谈会,启动富蕴县可可托海工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和转型升级工作。

  6.2013年1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2013年3月30日,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