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善待海洋善待自己 浙江生态日走访海洋生态保护一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今日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6/30 11:33:2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治理污染,海水明显变蓝了

  洞头人有一个感受,就是相比起前几年,海水明显变清了。

  李昌达对记者说,这几年来,他们对海洋污染的整治力度明显加大了。他们在全县布设17个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点及6个赤潮动态监测点,对全县海水水质状况与趋势进行分析。目前,全洞头县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占海域面积比重达84.6%。

  此外,洞头县海洋与渔业局还做好黑色污染专业回收,设立5个船舶废油回收点,配备5条海上废油回收船,引导渔民自觉进行废油回收,统一处理,有效保护近岸海洋生态。

  “随着放生活动的不断开展和对污染治理力度的增大,很多海洋生物又回来了。像乌贼、黑鲷、大黄鱼等已经消失很久的海产品,又回到了人们的餐桌,这是很难得的。”李昌达说。

  [玉环]

  入侵植物霸占滩涂破坏环境

  海岛种出中国最北的红树林

  涨潮时,红树林被潮水淹没,鱼儿在林间来回穿梭;潮落了,成群的鸟儿或嬉戏枝头,或浮水觅食……

  如果你来到玉环县海山乡茅埏岛,就可以看到海岛四周潮间带的滩涂上,种植着成片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它们来自于我国最南端、种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

  今年6月初,作为“浙江省重点海湾生态修复与示范项目”之一,玉环县茅埏岛红树林移植工程项目一期项目全部完工,种植了500亩秋茄红树林。

  专家们评价,种植红树林逐步控制了互花米草等有害物种的蔓延,对改善茅埏岛及附近海域的自然面貌,提高海岸带防灾减灾能力,具有一定成效。

为抵御互花米草入侵,引进“克星”红树林

  茅埏岛是乐清湾内第二大岛。十几年前,考虑到互花米草对抗台护塘有良好效果,当地将它引种到茅埏岛。

  这种草的生命力极长,开始在滩涂上疯长,而芦苇等其他植物的身影却越来越少见。

  乡民后来才从专家口中了解到,“互花米草”也是一种可怕的外来入侵生物,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植物,滩涂上能找到的虾、蟹、贝等海产也越来越少,对近海水产养殖造成严重影响。

  2005年,海山乡从福建省引进了红树林中的秋茄树。

  而红树林,正是抵御互花米草入侵的有效“利器”,它的最大特长是能形成一条食物链。

  红树林的凋落物是海藻的食物,海藻又是浮游动物的美味,浮游动物等又为贝、虾、蟹等提供了食物,鱼吃掉贝、虾、蟹后,又被海鸟吃掉……

  红树林还堪比一道绿色抗浪“城墙”,能防潮护岸、抗击台风,使海滩面积不断扩大和抬升。

  种出我国生长纬度最北的红树林

  2004年起,玉环县茅埏岛红树林移植工程启动,计划种植红树林1050亩。

  为种红树林,先要把互花米草清理掉。除草时,除了要挖起来,还要把草根翻上来,让其慢慢枯死,光是这道工序就累死人。

  300多亩红树林树苗种下了,很快长高到一米左右。不料,2009年底的寒冬,一场0℃以下的低温天气过后,这片红树林苗出现干枯,继而几乎全部冻死……

  低温走后,来年天暖。倔强的海山乡人重新补种红树林幼苗。

  红树林一天天长大,曾经蔓延疯长的互花米草得到了有效控制。如今,茅埏岛滩涂上红树林郁郁葱葱,至今种植面积已超500亩,红树林新种苗木成活率在60%以上。

  今年3月,国家海洋局等各路专家赶来检查玉环县茅埏岛红树林移植工程项目后,给予了好评。

  海山乡副乡长黄德波高兴地告诉记者,后期还要在二期上搞观光设施、科普馆等,也欢迎大家来海山乡看看这片中国最北的红树林。

  [舟山]

  荒岛变成了鸟儿乐园

  致力于加强海岛保护

  舟山五峙山列岛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这里能看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几十种鸟类在这里自由飞翔,繁衍生长。

  建于2002年的五峙山列岛鸟类海洋自然保护区,经多年保护,成效显著,目前鸟类已达到42种共一万余只,而且还是“神话之鸟”——黑嘴端凤头燕鸥数量最多的聚集之地。

  而在二三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只有海鸟偶然驻足的荒岛。

荒岛终于变成了“鸟岛”

  五峙山列岛位于舟山本岛西北部,远离大陆,四面环海,由7个悬水无人小岛组成。

  1985年,年仅37岁的王忠德,在进行海岛资源调查时,发现这曾经鸟迹遍地的地方,只剩下了100多只海鸥。他心痛极了,从此成为专门的鸟岛管护者。

  刚开始那几年,王忠德经常发现有村民上岛拾鸟蛋捕小鸟,为此发生过不少矛盾。后来,他开始大力宣传爱鸟,并得到上级部门支持,给予罚款处理。于是,岛上的鸟儿一年比一年多,五峙山鸟岛也先后被列为区级、市级和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

  经过多年的保护管理,到2012年,有14000余只鸟类在此繁殖、栖息。

  2009年,王忠德办理了退休手续,当然,他后继有人,就是25岁的陆科廷。陆科廷从小就喜欢大自然,喜欢海,退伍回来后听说有这么个工作岗位,就应聘了。

  舟山致力于海岛的保护和建设

  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介绍,建于2002年的五峙山列岛鸟类海洋自然保护区,目前在此栖息的鸟类已达到42种共一万余只,并出现了多种国家保护的鸟类。

  保护区的休闲观光旅游,也逐渐成为舟山市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

  2005年和2006年,国家海洋局相继批准建立了浙江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普陀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开展了投放人工鱼礁群、增殖放流、开展大型海藻养殖试点等保护修复工作,使保护区海洋生态逐步恢复。

  2010年普陀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项目获国家500万补助资金。今年,新申报的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项目已通过了国家海洋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项目投入资金将达到1500多万元。

  大规模的海洋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舟山海洋环境,并为抵御舟山海洋生态事故起到很好的缓冲和屏障作用。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