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哈工程学子自制绿色无碳“赛车”
作者:王蕊  文章来源:东北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2 8:38:1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东北网双鸭山7月2日讯(王蕊)汽车尾气排放造成严重污染,无碳小车不用热量就能让小车“动”起来。日前,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两支队伍与全国800余名参赛者一起,将这一环保的最高理想进行实践。闫东生、梁善军、李志超3人组成的代表队获得大赛一等奖。

  “无碳小车越障竞赛”要求所有参数队伍用规定的1kg重力锤,利用重力锤下降产生的势能,转换成驱动小车行走的机械能。根据“赛场”不同,小车“开”起来有两种路径选择,一种是绕“8”字行驶,另一种是按“s”形行驶,闫东生等人所组二队参加“8”字组。

  “我们的参赛小车历经三代改进,现在自重630g,采用镂空的轮盘和车板设计,还改进了转向结构,无论是外观上还是性能上都受到评委的好评。”说到致胜关键,该校动力学院的大二学生闫东生说,在比赛的第二环节“拆装修调”进行之后,由于小车的零部件重组完美,在最后环节中,小车跑了弧度非常完美的18圈,未碰触任何障碍杆,性能稳定,一举拿下高分。

  无碳小车设计制作是哈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三段式”教学中“工程综合”环节,学生通过“工程认识”、“工程实践”的锻炼,结合自身兴趣点,自主选择相应模块跨学科专业选题。在大赛中,比赛除了无碳小车赛道竞技,还包括工程管理、工业设计报告、结构设计报告等内容,重在考量学生综合能力。无碳小车的节能环保,对传送装置、避障机器人的设计都具有可借鉴意义。

  据悉,本次大赛共吸引了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77所高校的101支队伍、800余人参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教育部财政部开展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资助竞赛之一,是基于国内各普通高等学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面向全国在校本科生开展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活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