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丹江湿地渐成鸟类天堂
作者:桂娟 方栋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17 9:47:2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水草青青,竹柳依依,成群的白鹭在水边嬉戏……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地——河南省淅川县丹江湿地吸引了大量鸟类繁衍生息,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据不完全统计,丹江湿地已有野生鸟类31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60多种,数量之多难以计数。

  淅川县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素有“环保鸟”之称的白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栖息地环境洁净度有着很高要求,必须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成片树林中生活,空气环境也不容任何污染。大量白鹭在丹江湿地生存、繁殖,说明库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淅川县境内,总面积6.4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3万公顷,水域面积3.6万公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区,丹江湿地是南水北调源头的过滤器和净化器。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近年来,该县在环丹江口水库沿岸600公里的水岸线上栽植芦苇、竹柳等净水植物,构筑起生态隔离带;森林覆盖率由5年前的32.8%,提高到现在的45.3%。

  最新监测也显示,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稳定在二类标准,全年一级优良天气超过310天,位居全国前列。(记者 桂娟 方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